花壇花卉種苗有害生物防控和病蟲害症狀及防治措施
有害生物防控
- 農業防治
- 保持生產場地乾淨整潔,定期消毒和清除生產場地內及周邊的雜草;
- 基質使用前消毒;
- 及時摘除病、蟲葉,將有蟲株、有病株地上部分徹底剪除,燒燬或深埋;
- 改善環境條件,避免長時間高溼度或通風不暢。
- 物理防治
- 主要為懸掛黃板,並定期檢查黃板上害蟲種類和數量。
- 化學防治
- 播種繁殖種苗在並盤後,扦插繁殖種苗在扦插後,組培繁殖種苗在移栽後,噴施廣譜性殺菌劑進行病害預防;
- 定期檢查病蟲害發生情況,根據檢查結果進行防治;出圃前一天噴施廣譜性殺菌劑,預防病害發生;
- 農藥宜在上午10點前或下午3點後施用;農藥不宜多種類混用,不宜與肥料一起施用;不同作用機理的農藥宜交替施用。

主要病害症狀及化學防治措施
- 灰黴病
- 危害部位及症狀:葉、莖、花部均可發病。病部呈灰白色水漬狀,組織軟化或腐爛,高溼時表面產生淺灰色蓬鬆狀黴層。
- 發病條件及時期:低溫高溼病害,春秋連續陰雨或冬季持續陰天。
- 防治措施:50%異菌脲1000倍液,或50%腐黴利1000倍液,或40%嘧黴胺1500倍液葉面噴灑。
- 猝倒病
- 危害部位及症狀:根莖部病害。植株根部發病褐色腐爛狀,全株或部分枯萎,由下至上侵染,幼苗莖基部發病縊縮,萎蔫倒伏,潮溼時,病部產生白色絮狀物。
- 發病條件及時期:高溫高溼病害,夏季發病嚴重,幼苗種植過密易發病,多在幼苗出土後真葉尚未展開前發生。
- 防治措施:30%噁黴靈8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1200倍液,或72.2%霜黴威鹽酸鹽800倍液全株噴灑。
- 立枯病
- 危害部位及症狀:莖、葉部病害。下部接觸地面葉片產生水漬狀大斑引起葉腐,病菌侵染莖基處產生褐色病斑,植株萎蔫腐爛而死;潮溼時,病部有褐色菌絲體出現。
- 發病條件及時期:高溫高溼病害,氣候炎熱、通風不良情況易發病,多在育苗中後期發生。
- 防治措施:50%多菌靈6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或25%嘧菌酯1500倍液全株噴灑。

- 霜黴病
- 危害部位及症狀:主要危害葉片。發病初期在葉面形成淺黃色近圓形至多角形病斑,空氣潮溼時葉背產生霜狀黴層,有時可蔓延到葉面。後期病斑枯死連片,呈黃褐色,嚴重時全部外葉枯黃死亡。
- 發病條件及時期:春末夏初或秋季連續陰雨天氣最易發生。
- 防治措施:58%甲霜·錳鋅1000倍液,或69%烯醯·錳鋅800倍液,或72.2%霜黴威鹽酸鹽1000倍液葉面噴灑。
- 白粉病
- 危害部位及症狀:葉片表面有白色粉末及斑點,有時有小黑點。發病嚴重時病葉皺縮不平,葉片向外捲曲,葉片枯死早落,嫩梢向下彎曲或枯死。
- 發病條件及時期:發病最適溫22 ℃~24 ℃,相對溼度在30%~100%範圍內孢子均能發芽;多發生於枝條中下部將硬化的或老葉片背面
- 防治措施:25%嘧菌酯1000倍液,或50%烯醯嗎啉1500倍液,或18%啶醯菌胺·18%乙嘧酚1500倍液,或11.2%吡唑萘菌胺·17.8%嘧菌酯1500倍液葉面噴灑。
- 白粉病
- 危害部位及症狀:葉片表面有白色粉末及斑點,有時有小黑點。發病嚴重時病葉皺縮不平,葉片向外捲曲,葉片枯死早落,嫩梢向下彎曲或枯死。
- 發病條件及時期:發病最適溫度22 ℃~24 ℃,相對溼度在30%~100%範圍內孢子均能發芽;多發生於枝條中下部將硬化的或老葉片背面
- 防治措施:25%嘧菌酯1 000倍液,或50%烯醯嗎啉1500倍液,或18%啶醯菌胺·18%乙嘧酚1500倍液,或11.2%吡唑萘菌胺·17.8%嘧菌酯1500倍液葉面噴灑。
- 白鏽病
- 危害部位及症狀:葉片正面有黃白色斑點,葉背呈皰疹狀,使植物宿主的枝條和花變形。
- 發病條件及時期:春秋季節易發,在涼爽、潮溼的環境容易傳播,傳播溫度範圍是13 ℃~25 ℃。
- 防治措施:20%三唑酮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1000倍液,或5%嘧菌酯1000倍液,或46%氫氧化銅1000倍液全株噴灑。
- 細菌性葉斑病
- 危害部位及症狀:發病特徵一般是初期為圓形,後漸為不規則形,病斑黑褐色,邊緣稍隆起,有明顯小黑點。
- 發病條件及時期:低溫高溼時容易發生,發病適宜溫度為18 ℃ ~25 ℃,相對溼度為75%以上;病菌在種子或隨病株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通過水傳播到莖、葉上發病。
- 防治措施:46%氫氧化銅1000倍液,或2%春雷黴素1000倍液,或0.3%四黴素1000倍液,或30%噻唑鋅1000倍液全株噴灑。


主要蟲害症狀及化學防治措施
- 蚜蟲
- 危害部位及症狀:常群集在葉片背面、嫩莖、生長點。刺吸植物汁液,使葉片捲曲皺縮,生長受阻。成蟲分泌蜜露可引發黴汙病發生。
- 發病時期:早春至秋季。
- 防治措施:25%噻蟲嗪2500倍液,或20%啶蟲脒1500倍液,或70%吡蟲啉1000倍液葉面噴灑。
- 蕈蚊
- 危害部位及症狀:幼蟲主要取食幼嫩的植物組織並傳播真菌性病害,一般在基質溼度較大的環境條件下和水蠅混合發生。
- 發病時期:週年發生,4~9月為盛發期。
- 防治措施:4.5%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全株噴灑,同時可輔助使用滅幼脲、白僵菌等生物製劑。
- 鱗翅目幼蟲
- 危害部位及症狀:危害葉片,嫩莖。取食葉片,使葉片千瘡百孔,嚴重時整片葉子被吃掉。
- 發病時期:4~11月。
- 防治措施:25%氯蟲苯甲醯胺3000倍液,或30%乙醯甲胺磷500~700倍液,或48%多殺菌素3000倍液全株噴灑,同時可輔助使用蘇雲金桿菌、滅幼脲等生物製劑。
- 溫室白粉蝨
- 危害部位及症狀:危害葉片。常群集上部嫩葉背面,刺吸汁液,致使葉片發黃變形。
- 發病時期:週年發生,12~1月為盛發期。
- 防治措施:25%噻嗪酮1500倍液,或2.5%聯苯菊酯1500倍液,或50%氟啶蟲胺腈3000倍液,或5%雙丙環蟲酯2000倍液噴灑;25%噻蟲嗪4000倍液灌根。
- 薊馬
- 危害部位及症狀:危害葉片、花器、嫩梢等。被害葉片變硬捲曲畸形,使植物生長緩慢。
- 發病時期:週年發生。
- 防治措施:25%噻蟲嗪2 500倍液,或60g/L乙基多殺菌素1500倍液,或20%呋蟲胺15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1500倍液全株噴灑;25%噻蟲嗪4000倍液灌根。

- 葉蟎
- 危害部位及症狀:危害葉片、花蕾。喜群集在背光處,刺吸汁液,初期葉片出現失綠小白點,後期葉片灰白色、捲曲、皺縮,直至整個葉片枯焦並脫落。花期危害花蕾,使之很快凋落。
- 發病時期:週年發生,5~9月為危害高峰期。
- 防治措施:1.8%阿維菌素2000倍液,或73%炔蟎特2000~3000倍液,或43%聯苯肼酯3000倍液,或20%噠蟎靈3000倍液噴灑。
- 潛葉蠅
- 危害部位及症狀:危害葉片。潛食葉肉,蟲道呈明顯灰白色,造成葉片迅速老化並逐漸凋萎。
- 發病時期:4~10月,7~9月為盛發期。
- 防治措施:4.5%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倍液,或50%殺螟鬆1000~1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3000倍液,或75%滅蠅胺3000倍液噴灑。
僅供參考,請根據實際情況謹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