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6種常見病害,早發現早治理,別再讓菊花被病害折磨


菊花,也叫壽客、金英,是一種經長期人工選擇後,培育所得的名貴觀賞花卉,與梅、蘭、竹三大植物,合稱花中四君子,分別代表著國人的高潔品性,從古到今皆深得人心。除了具有清寒傲骨的風姿外,我國還有重陽賞菊和飲用菊花酒的習俗,可以說,菊花在我國植物文化中,佔據重要地位。

然而,菊花雖常見,但栽培時,卻經常出現各種問題,尤其深受病害困擾。今天小花就整理出了幾種常見的病害,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菊花的6種常見病害,早發現早治理,別再讓菊花被病害折磨

第一種,白粉病

病害多發生於葉片上,情況嚴重者,新長的嫩枝包括花蕾,一個都逃不掉。早在感染該病的初期,菊花的葉子表面會出現白色斑點,如溫度、溼度條件皆適宜,病情就會迅速擴散,形成白或灰色的粉黴層。漸漸的,植株會由輕度的發育不良,升級為矮化不育、難以開花、枯萎致死。

菊花的6種常見病害,早發現早治理,別再讓菊花被病害折磨

防治:梳理、修剪菊花的枝葉,提高通風透光性;控制土壤溼度,以不幹不澇為標準;全面處理掉植株身上的患病部位;停用氮肥,同時以磷鉀肥為主肥。

第二種,鏽病

常見的鏽病有三種,分別是白鏽病、黑鏽病和褐鏽病,它們的症狀不盡相同、各有差異。其中,患有白鏽病的植株,葉片背面會長出灰白色的膿包;相應的,黑鏽病、褐鏽病,將分別形成黑色、褐色的苞狀突起。

菊花的6種常見病害,早發現早治理,別再讓菊花被病害折磨

防治:由於鏽病多發生在溼度大、通風狀況不佳的環境,所以此時需一邊保證空氣暢通,一邊適度增加光照。為了降低菊花來年繼續生病的風險,小花建議大家,可充分利用好秋末冬初的契機,及時剪去植物枝頭的病枝。

第三種,褐斑病

事實表明,褐斑病的高發季為高熱高溼的酷暑,葉片會從下到上,生出許多圓形的暗色斑點,若不加控制的任情況惡化下去,植株終有一天會枯萎而死。

菊花的6種常見病害,早發現早治理,別再讓菊花被病害折磨

由於冬天該病的病原體,其活性會顯著下降,所以,這便是人們解決它的最佳時間,這裡小花教大家幾招:首先,趕在立冬前剪掉菊花的老莖;其次,用磷鉀肥代替氮肥,通過向它噴灑磷酸二氫鉀,間接提高植株的抵抗力。

第四種,葉斑病

大名鼎鼎的葉斑病,因患病葉片,往往會枯萎下垂,倒掛在菊花的莖上而得名。該病症既常見又難纏,稍有不慎,植株面臨的便是死局。

菊花的6種常見病害,早發現早治理,別再讓菊花被病害折磨

別看褐斑病與葉斑病,僅有一字之差,實則二者相去甚遠,根本就不是同種病症。既然如此,大家在治療它們的時候,就當區別對待。比如,冬天及時搬回植株,讓它們在溫暖的室內越冬;澆水時,儘量注意避免液體到處飛濺等。

第五種,枯萎病

一般大規模爆發於盛夏,前期,菊花會黃葉、區域性枯萎下垂;到了後期,植物根系就會變黑、腐爛,用不了多久,它們就會相繼枯死。

菊花的6種常見病害,早發現早治理,別再讓菊花被病害折磨


不同於其他病症的防治,枯萎病傳染性強,需得好好消毒一番。之後,應加強菊花的養殖管理,合理規劃澆水與施肥方案。

小花認為,比起簡單粗暴的直接用藥,先提早預防,再來根據病症惡化的情況,對症下藥,顯然這樣做的成效更好。畢竟是藥三分毒,這話也適用於植物,任何藥劑,都不可避免會對植物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大家可以考慮下小花的建議。

相關搜尋

雛菊和菊花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不能送別人菊花?
為什麼不能隨便送菊花?
常見菊花品種你知道嗎
菊花栽培管理技術詳解
農民在藥材田套種菊花
菊花的10大常見品種
盆栽菊花秋季養護要點
3種小巧可愛的小菊花
如何開出絢麗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