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不認識海棠,但不能不會吃海棠果
<body>
最近這陣子,街邊路口的花都開好了,只要走出家門到處都是風景。大家都飽眼福了吧?
這些天,海棠開得尤其熱烈。粉白的花幾乎將綠葉淹沒。

雖然鼻炎,但也要看花!
花謝也是好看的,風一吹,相當唯美。看著枝頭上留下的子房,我早早地許願了一下——希望今年的海棠果也能擁擠地掛滿枝頭。
嘿嘿。

有人吃過海棠果嗎?
海棠一家太亂了
從植物分類的角度上來看,海棠花的分類是極其混亂的。前陣子跟著我認完了春日小黃花,今天再來學著認海棠吧!

薔薇科蘋果屬下常見常說的海棠有海棠花(Malus spectabilis),西府海棠(Malus×micromalus),垂絲海棠(Malus halliana)。而貼梗海棠的大名叫皺皮木瓜(Chaenomeles speciosa),來自薔薇科木瓜屬。

怎麼也沒想到,貼梗海棠是皺皮木瓜
圖片來自:wikipedia
簡單來說,海棠家族亂就亂在,大家可能是不同的親本雜交而來的,所以長得很不一樣,但頂著一樣的名字——都叫海棠。
舉個例子,一部分西府海棠是山荊子(蘋果屬的一個種)和海棠花雜交所出,另一部分西府海棠是山荊子和楸子(蘋果屬的另一個種)雜交來的……而
我們現今觀賞的西府海棠,很可能是北邊的西府海棠和湖北海棠雜交得到的重瓣海棠。
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啊...於是植物誌大手一揮,暫時都給我叫西府海棠!
😅
這麼一聽,感覺蘋果屬也太「放蕩不羈愛自由」了吧?
其實這算是迫於生計。蘋果屬的植物有「自交不親和」的現象,也就是自花傳粉結不出果子,想要擁有下一代,必須得到基因有差異的植株的花粉。自然雜交現象在蘋果屬很是常見,海棠家族可能最初就誕生於某次自然雜交之中。

海棠果
海棠漸欲迷人眼
不知道你暈了沒有,反正我都快腦袋打結了。不過不重要,還是先來看看我們日常見到的海棠都叫啥吧。
街頭巷尾最常見的就是西府海棠,四月開得最盛,花瓣外側粉、內側近白,因此花苞粉嫩而盛花白,四到七朵一簇聚生於小枝頂端,與綠葉交錯。不過西府海棠花期不長,約半月餘,一陣風一陣花雨過後,花瓣嵌在路上、鋪在水上,也只能嘆一句韶華易逝。

西府海棠粉得嬌嫩而不媚俗,讓人聯想起少女在春日裡嬉鬧後白裡透紅的臉頰,大概是一樣的春意盎然、淡雅又明亮。
垂絲海棠和西府海棠花期相近,種在一起卻並不難分辨,因為垂絲海棠的花梗和萼片是紫色的,嫩枝嫩葉均帶有紫紅色,色調上有所區別。「垂絲」是說花梗細弱,花朵盛開時下垂,有道是「春工葉葉與絲絲,怕日嫌風不自持。曉鏡為誰妝未辦,沁痕猶有淚臙脂。」

垂絲海棠
圖片來自:wikipedia
至於貼梗海棠,與前兩位小喬木不同,它是灌木叢。花也不是羞答答的粉色,一般是豔麗的猩紅色,幾乎沒有花梗,貼著枝條開花。路邊看到它最好當心枝條上的刺,扎一下還挺疼的。

皺皮木瓜。真正的木瓜並不好吃,水果店裡的是番木瓜
「海棠四品」中還有一位木瓜海棠,與貼梗海棠親緣關係較近,同為薔薇科木瓜屬,正名叫毛葉木瓜(Chaenomeles cathayensis)。花梗短粗至近乎無柄,花色粉紅或粉白。
儘管毛葉木瓜聽著就感覺不好看,但它的果實在人們口中被傳頌了千年——正是「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的木桃。

毛葉木瓜(木瓜海棠)
圖片來自:wikipedia
除了正兒八經的海棠花,生活裡也會聽說一些加了頭銜的「海棠」。
喜歡養花弄草的人,大多都接觸過秋海棠,它跟海棠沒啥關係。秋海棠屬種類繁多,園藝品種總數可能過萬。這樣大的家族,可能月季才能與之一較高下。
此外,黃海棠金絲桃、蘿蔔海棠仙客來、鐵海棠虎刺梅,都共享著海棠其名。

海棠果能好怎?
儘管蘋果屬結果不易,但每到入秋時,還是會有很多人發現路邊的海棠果,並熱情詢問,這是什麼呀?能吃嗎?
(理論上來說)能吃。
(完)
咋的還往下翻,等我給你講怎麼吃嗎?還是怕理論應用到實際之後出問題?
得益於海棠家族的混亂,蘋果屬的這些海棠們,和蘋果有共同的先祖——來自天山的新疆野蘋果。大家見到的海棠果來自各種以及各品種,外形大小各不相同,顏色有黃有紅。
所以別糾結了,吃吧。

新疆野蘋果向西與歐洲野蘋果雜交得到了如今栽培蘋果的先祖;新疆野蘋果向東傳到中原,與山荊子、湖北海棠等雜交得到種類繁多的海棠。圖片來自:wikipedia
如果你是博物的老讀者就知道,我是讓你吃市場上買的海棠果,不是去綠化帶裡薅——果農種的和被尾氣餵養大的海棠果,風味必然是不一樣的。
海棠果長得這麼像山楂,可以串糖葫蘆嗎?可以的。山楂、紅果(山裡紅)、海棠果洗乾淨,去掉果梗,在日頭下晒乾裹上糖漿,是一樣的做法。

海棠果糖葫蘆,這似乎也是時代的眼淚了💧
圖片來自網路
海棠果多了一時吃不完,還能做成海棠果醬,做法和其它的果醬一樣簡單,海棠果洗淨切塊後,加糖熬煮即可。
嗐!在這海棠花剛落的時節,已經在心裡計劃好怎麼吃海棠果了呢(摩拳擦掌.jpg)。

好吃的小果子,小鳥也愛
撰文 | 林隨
部分圖片來自 | 圖蟲創意
微信編輯 | 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