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盞菊有什麼特性?怎樣栽培和管理?
金盞菊是菊科金盞菊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花卉,又叫金盞花、黃金盞、長生菊、醒酒花、常春花、金盞等名稱。金盞菊花期相當早,可以供冬季及早春庭園栽培或者陽臺盆栽觀賞。金盞菊栽培容易,生長迅速,是華北地區重要的春季花卉,在庭院多作花壇、花徑栽培。,也可以在室內作盆栽花卉。
金盞菊原產南歐及亞洲西部,喜陽光充足環境,適應性較強,能耐-9℃低溫,怕炎熱天氣。以疏鬆、肥沃、微酸性土壤最好,容易栽培。耐瘠薄幹旱土壤及陰涼環境,在陽光充足及肥沃地帶生長良好。
一、金盞菊的繁殖方法:
金盞菊的繁殖方法主要是播種繁殖和扦插繁殖。
播種繁殖:一般是在每年的秋季9月下旬到10月初播種,可以進行育苗移栽或者直接在庭院播種,播種方法常用條播、條溝撒播或者廂面撒播,播種後覆蓋泥土以不見種子為宜,用草簾或者地膜覆蓋保溼,保持床土溼潤,在秋季播種後,遇到寒潮低溫時,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來,以利保溫保溼;幼苗出土後,要及時把薄膜揭開,長出真葉2—3片時移栽一次,低栽過冬苗,在十月中下旬移到避風、向陽的小畦內,十一月下旬到次年三月初,夜間必須覆蓋塑料薄膜防寒,三月份可以移栽。待苗長到3—5片真葉後可以定植。
扦插方法:通常結合摘心工作,把摘下來的粗壯、無病蟲害的頂梢作為插穗,金盞菊可以在夏季進行扦插,容易髮根,成苗快。從母株剪取8-12釐米嫩枝作插穗,去掉下部葉,需要插入盆土中,每盆插3株,插後澆足水,略加遮蔭,2周後可生根。然後,逐漸移至有陽光處進行日常管理,大約1個月後可開花。
二、定植,金盞菊有3—5片真葉後可以定植。可以定植在花盆或者院壩四周。如果連片種植,金盞菊株行距在為30—35釐米,不要栽植過密,以免影響通風,後期白粉病嚴重。三月下旬移栽,四月份就可以開花。
三、水肥管理,管理比較簡單,小苗移栽後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生長期不喜水大,如果澆水量過多,容易發生黃葉落葉現象,澆水要掌握「乾透澆透」,以利根的生長。注意適時施肥,定植到開花前每15—20天施肥一次,常用稀薄的腐熟人糞水、腐熟餅肥水等追肥,也可以用牛、豬糞晒乾與餅肥粉末和少量硫酸銨或者尿素等,撒在行間中耕除草,與土壤充分拌勻。在花盛開時進行根外追肥,噴施時間以下午6時以後為好。夏季開花期間遇到乾旱要及時澆水,避免落葉,勤施肥以延長花期。
四、日常管理,定植後要及時摘心,能夠促進多長分枝、多開花,在開花之前一般進行兩次摘心,以促使萌發更多的開花枝條。經常中耕除非草,保持土壤疏鬆,減少水分蒸發,促進空氣流通是保證萬壽菊幼苗快速健壯生長的重要工作。注意防治紅蜘蛛,開花後將殘花及枝條修剪掉,使花枝更新,可以延長花期,每兩個月剪掉一次帶有老葉和黃葉的枝條,只要溫度適宜,能四季開花。冬季可以露地過冬。
五、種子採收:花凋謝後,盤心結出如小蟲蟠屈狀的黑色種子,6—8月成熟,可及時採收,放通風處晾晒脫粒,種子要揚淨,裝袋貯存,防黴變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