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思路變好出路 | 暖聞熱評·駐村第一書記②
人物
「文化人」第一書記趙雲旺
故事
2018年3月,河北省文聯幹部趙雲旺來到陽原縣大田窪村,擔任第一書記。因為他是文聯幹部,鄉親們都叫他「文化人」。面對大田窪村位置偏僻、缺水少地、年老體弱村民較多等局面,趙雲旺運用自己的知識,帶領大夥蓋大棚、種花卉,吸納進來的貧困戶參與日常維護。他還有計劃地組建脫貧攻堅幫扶聯盟,包含了園林公司、物業企業等數十家單位,解決村民培訓和花卉銷路問題。通過經營,花卉大棚最終實現近30萬元的年產值。2019年,陽原縣將在大田窪村再擴建8個大棚。當地老百姓看到了致富希望,由衷地稱讚趙雲旺「有文化」。

點評
一聲「文化人」,飽含了鄉親們對趙雲旺的尊敬,也折射出對脫貧致富的渴望。尊稱的背後是擔子,更是信任。趙雲旺坦言:「光舞文弄墨不叫‘有文化’,得有真本領,帶著百姓脫貧。」
扶貧首先要有好思路,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大田窪村地處山區,乾旱缺水、缺乏勞動力,脫貧致富的條件相對薄弱。趙雲旺多方瞭解後,想到了種花,能節約土地、水和人力,還能實現高附加值。種好花、養好花,關鍵是要想辦法。組建幫扶聯盟,指導貧困戶種花,為花卉上市找銷路……沒有好想法,就沒有寬路子;沒有擔當作為,老百姓也不會打心底認可。實際上,「文化人」趙雲旺讓群眾感念的,是那份對脫貧工作的紮實、認真與盡責。

好思路還得有好出路。種花的想法,不是從腦袋裡憑空冒出來的,除了與趙雲旺自身的知識儲備有關,主要還是得益於走訪調研、考察市場,對村情村貌諳熟於心,對種花前景理性判斷。當然,群眾一開始也會有不理解,趙雲旺就耐心解釋、帶頭苦幹,下了一番「繡花功夫」,一步步克服困難、一點點落地見效。如今,大田窪村鮮花盛開,老百姓看到了銷路,看到了發展前景,就喜笑顏開,就支援擁護,就形成合力,脫貧致富的路子就越走越寬。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脫貧攻堅沒有捷徑可走,經得起群眾檢驗的成果,需要廣大幹部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就像趙雲旺一樣,既要發揮自己的文化專業優勢,開闊思路眼界,又要不斷錘鍊韌勁耐性,全心傾注、實幹為先。如此,帶領群眾致富,就沒有搬不走的「貧困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