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不止藿香正氣,5個小方讓您安然度夏


文/王玉光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呼吸科

暑季氣候炎熱,伏天裡又多兼溼,「暑伏暑伏,上蒸下煮」,讓人渾身不適,易誘發暑病。中醫暑病有陰暑和陽暑,治療不止有藿香正氣,北京衛視「養生堂」專家、北京中醫醫院專家王玉光為您推薦幾個小藥方——


防暑不止藿香正氣,5個小方讓您安然度夏


暑伏時令的特點是暑熱內盛、耗氣傷陰,又多挾溼。所以在暑季,大家常常有口乾口渴、身熱汗多、胸悶氣短、乏力睏倦、頭暈頭昏、脘腹痞滿、大便溏洩等症狀。

暑有陰暑和陽暑之分

中醫對暑病的認識有陽暑、陰暑之分。

陽暑,多由於酷暑季節,室外烈日高溫下勞作而得病,因炎熱所蒸,周身內外皆熱, 可表現為面色紅赤、壯熱心煩、口渴欲飲、喘息聲高息湧,脈洪數或浮洪有力。這個型別的中暑多見於快遞、外賣、軍營拉練等人群。

治療宜清涼滌暑,比如用白虎湯、仁丹一類的方藥。在有陽暑中暑先兆的時候,可以用清涼油、風油精等具有醒神開竅、清解暑熱的藥物。

防暑不止藿香正氣,5個小方讓您安然度夏

陰暑,多是由於酷暑季節,久居密室空調房,貪涼飲冷而得病, 可表現為頭痛惡寒、肌肉關節疼痛、胸悶脘痞、噁心嘔吐、大便溏洩,脈浮緊或浮弦有力。這個型別的中暑多見於夏季過食生冷,或者長期處於空調房的人群。此時宜選用辛溫解表的方法,比如藿香正氣散一類的方藥。

調暢情志、食療防暑

《黃帝內經》雲:「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

夏季的三個月,要注意調節情志,切莫讓怒氣鬱結於心,使自己的情緒壓抑;暑季應調整作息時間,宜晚臥早起,不要討厭太陽的光照和炎熱的氣候,應適當從事一些戶外活動,切勿過多貪涼飲冷。

基於中醫理論,北京中醫醫院院長劉清泉教授及呼吸科專家組推出了防暑代茶飲和藥膳。

方法一:防暑清熱飲(陽暑)

處方:藿香3克、菊花3克、白茅根3克、薄荷2克、烏梅1枚

功用:芳香化溼、清熱生津。

適用人群:高溫、高熱環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

服用方法:將上5味藥放入杯中,加350~450毫升開水,加蓋悶泡30分鐘。代茶飲。每日1劑,可供3~5人服用。

方法二:防暑和胃飲(陰暑)

處方:藿香3克、香薷3克、穿心蓮3克、生薑2片

功用:解表祛暑、調和腸胃。

適用人群:空調環境中工作或生活人群,平時貪涼飲冷過度的人群。

服用方法:生薑洗淨切厚片,與其他3味藥共放杯中,加350~450毫升開水,加蓋悶泡30分鐘。代茶飲用,供3~5人服用。

防暑不止藿香正氣,5個小方讓您安然度夏

方法三:清涼綠豆湯

綠豆30克、蘆根9克、生甘草3克。將蘆根、甘草2味藥用紗布包好,加水適量與綠豆同煮5~10分鐘。去藥包。冷熱飲均可。

方法四:清熱解暑二豆薏米粥

赤小豆、綠豆、薏苡仁、大米適量。煮粥,冷、熱食用均可。

方法五:清熱解暑涼拌菜

鮮馬齒莧、鮮魚腥草、鮮穿心蓮、鮮紫背天葵、鮮蘇葉、鮮薄荷等任選一種,洗淨,開水焯後,涼拌適量食用。

編輯:賈榮曼

稽核:馬駿 監製:張旭

來源:作者供稿(轉載需獲授權,並註明出處)

圖片:攝圖網已授權

相關搜尋

蔬菜栽培如何「防暑」?
根系、葉片都瘋長不止!
只要做好「防暑」工作
讓你的花兒盛開不止
夏季花卉防暑指南
吊蘭不止一盆綠葉
一年四季花開不止
不止一次被嚇到
根系瘋長不止!
養花不止有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