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素材你會挑選嗎 盆景素材挑選可是大有學問

經常在看到很多真心喜愛盆景的朋友。其中不乏很多初學者,或者部分老盆友,雖然很多年前就開始自己選擇、培養毛胚素材,但是多年以後,依然無法拿出成型的、像樣的精品。初學者和部分這樣的老盆友,為什麼前前後後用了很多錢,收了很多樁,費了很多心血,仍然培養不出好的盆景?主要原因有二點,一是不會選材;二是不善培養。這裡,小弟簡單談談多年來的經驗,以及從比較專業的盆景人士那裡學到的一些方法。
一、不會選材
1、喜歡貪大。部分朋友就是喜歡買大的素材,無論品種,無論樹形,只要是大的樹樁就喜歡。其實樹樁的大小,不能決定盆景或樁材的培養前途和價值。有些大的樹樁,並不適合做盆景,並不適合在家裡培養,更不適合在花盆裡養樁。而且越是大的樹樁,越難以培養一級、二級枝條,很難使枝條最終和樹樁整體比例匹配。所以,並不是越大的樹樁越好!
2、喜歡貪怪。有些朋友喜歡稀少和奇怪的樁材品種。但是,如果大家仔細研究過日本國風展、雅風展和中國大陸盆景展、臺灣盆景展......就會發現,有些樹種幾乎從來沒有出現在這些有規模和檔次的盆景展覽中。為什麼?就是因為有些樹種並不適合培做盆景,要麼這些樹種葉子太大,比如桃樹、柳樹、桂花、葡萄;要麼是樹種本身就無法形成很好的根腳,比如珍珠黃楊、原生的珍珠羅漢;要麼某些樹種很難長期人工培養成活,比如映山紅、高山柏樹、白鱗鐵樹(越細越有價值,但是越細越難常年養活);要麼有些樹種生長過快或類似草花,比如六月雪、梔子花等等。
3、喜歡想象。有些朋友看到毛胚素材,就可以想象出來或畫出將來成型的樣子。但是很多想象是不切合實際的。因為一個已具有先天不足的樹樁,並不能靠人工在花盆裡培養而改變它的不足。並且從樹樁上新生長出來的芽點,樹根的培養,並不一定可以如同想象中可行。比如,樹根不好,主幹走勢不好,主枝上缺少側枝或松針等,幾乎都是難通過人工在花盆培養能夠改善的。

二、如何選材?
那麼如何選材呢?選什麼樣的素材比較有前途呢?這裡我只膚淺的談一些個人觀點,如果有誤,請大家包涵見諒。
1、看根腳。好的材料,首先是要有好的根腳。因為根腳是無法通過在花盆裡培養出來的。好的根腳是那種粗壯,並且牢牢的抓住泥土的大根。有些鬚根,看上去很多,從上深入泥土,但是絲毫沒有力量的感覺,容易給人一種「浮」在土上的感覺。或者有些樹樁的主幹直接從土裡出來,根本看不到根腳,顯得頭重腳輕。所以,要選擇有力,粗壯的根腳。
2、看走勢。好的材料,其主幹的走勢一定要好。這裡包含2個意思:一是主幹從下到上,要由粗到細。二是,主幹有一定的彎曲或筆直的主幹上內部有彎曲(個別大樹型盆景除外)。從粗到細,直中有曲,這樣的盆景樹樁,就給人以「活靈活現」的感覺,及其生動,不死板。而且,如果是粗壯的主幹,是很難通過鋁絲囚扎或人工雕刻達到很大改變的效果。這是在自然界多年生長的結果。

3、看匹配。這裡所講的匹配也包含幾種意思:一是根腳、主幹、側枝的粗細和大小一定要成比例。如果是根腳很小,而主幹比下面的根腳還粗很多,或者是側枝比主幹還粗,或者側枝遠遠細於主幹(側枝太細)那就給人以牽強搭配的感覺。二是側枝從主幹出來的位置,小枝從側枝出來的位置。如果位置不對,比如很長一段側枝上沒有小枝或芽點,給人脫節的感覺;或在主幹凹處生長側枝,給人縮排去的感覺。這些都是樹樁成型後的缺點。
4、看比例。一般來說(文人樹除外),好的盆景,根腳(主幹)直徑與盆景高度的比例在1:1或1:2之間。如果根腳(主幹)是5cm,而高度是40cm以上,可以想象,這樣的比例,會顯得盆景過於瘦弱。一旦側枝出來,樹葉豐滿,就是典型的大頭小身的感覺。如果是根部細小,主幹從下到上,是從細到粗,多數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倒樁」,也是頭重腳輕(極個別奇樁除外)。如果是文人樹,同樣最好是有堅實的根腳,扭曲的主幹,粗細匹配的側枝,並且很關鍵的是飄枝的長度要和主幹的高度匹配。太長,顯得輕浮;太短,顯得生硬。

5、看樹種。買盆景樹狀的朋友一定要注意,樹狀的品種,是大葉的,還是小葉的(羅漢松、枸骨、榆樹、雀梅);是不耐寒的(北方盆友注意),還是不耐熱的;比如金柳(雀舌黃楊)、金彈子、金豆、羅漢松,0攝氏度以下就容易被凍死。
6、看季節。如果購買下山樁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季節。冬末春初,是最好的季節。如果是寒冷的冬天,下山樁很難髮根,容易乾枯。如果是夏季,又容易脫水。同時,建議儘量挑選有很多鬚根的樹樁,千萬不要長時間的運輸,因為長時間運輸,即使有鬚根,也容易乾枯。用塑料袋長時間的保溼,反而使得受傷的鬚根腐爛。炎熱的夏天(30攝氏度以上),運輸途中,如果3天不澆水,就很危險。寒冷的冬天(-5攝氏度以下),對於一些樹種也很危險。

7、看盆齡。雜木類,從側枝的修剪,就可以大概看出盆齡。比如如果一個光禿禿的主幹只有幾根一級枝條,而沒有其他側枝,那即使賣家說培養很很多年(盆齡多年),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幾年下來不可能沒有側枝和細枝。難道賣家把細枝也全都剪下掉了麼,只留主幹?如果是松柏類,那就看看一朵朵的松針是不是逼近主幹和側枝了。如果只是生長的枝條的頂端,而枝條內部脫節(無針毛),那說明也不可能培養多年(除非賣家本身不會培養)。另外,大家收到帶盆運輸的樹木時,可以用手抓主幹帶盆搖動,如果樹木和泥土緊緊連同盆一起搖動,那可能是老盆(樹在盆裡多年)。如果輕輕搖動,樹就連根離開了花盆,或樹根在泥土中鬆動,那基本上就不是老盆,而是賣家剛剛種進去的。
8、看價值。我強調的是:「價值不等於價格」。其實是否有價值,價格是否合理,關鍵是盆景的好壞和價格的比較。不同的盆景,並不是越便宜的價格越好。買10棵便宜的不好的素材,不如買1棵好的素材。買一個很差的大樹樁,不如同樣的價格去買一個小型的精品。因為,培養樹樁是把它變成一種有藝術價值的生命,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把樹樁養活。可能你家裡有50盆培養了多年的,無法成為精品的樹樁,還不如擁有10盆成型的精品盆景。同樣是澆水、施肥、養護、修剪、翻盆,得到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9、看賣家。如果有些朋友在當地缺少盆景素材,可以聯絡一些懂盆景、人品好的賣家幫助尋找。少數賣家,只是手中有樹樁,但是他本身並不瞭解盆景的選材,或本身並不擅長盆景的培養和修剪。所以樁材很多,價格不低,號稱老師,其實不懂。真正愛好盆景的賣家,愛好盆景和賺取利潤應該是一樣重要的。銷售盆景的同時,更要能夠指導初學者如何養護和培養,這就是所謂的售後服務。真正懂得盆景的賣家,最好是能夠拿得出自己收藏或培養的成功盆景,作為示範和樣品。如果,一個賣家說,「我很懂盆景,很愛盆景,但是我手裡沒有成型的盆景。」那麼,大家就要懷疑,他是不是很懂盆景,很愛好盆景了。
10、不要完全迷信名家(大師)。名家的手裡的確有很多優秀的藏品。但是名家如果是為了賺錢,往往就隨便弄幾棵樹,做幾下造型,簡單的修剪,以很高的價格銷售。其實個人名氣不等於盆景價值。我也曾看到一個當地的盆景大師,一盆很普通的大阪鬆(市場價500元),開價4500元。這就是把自己的名氣也當作錢來賣給別人了。

我淺談一些個人的經驗和感受,其中很多知識,是從盆景圈子內專業的朋友那裡學來的。真心希望大家能夠用心、用錢、用情,選擇和培養物有所值的盆景。以上觀點,字裡行間如有不妥之處,還請大家批評指正。我願意與大家互相學習,互相交流,成為朋友。最希望各位盆景愛好者,都能夠通過學習,時間的積累,資金的投入,心血的付出,選擇出好的素材,培養成好的盆景,結交上好的朋友,為弘揚中國的盆景文化藝術作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