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養護的杜鵑花掌握這六點,每年春天都能不斷開花
有些朋友問杜鵑花可以養在花盆裡麼,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有合適大小的容器,可以疏鬆排水好的微酸性土壤,杜鵑花也能在花盆裡長的很好。
杜鵑花是一種四季常綠的灌木一般是在春季的時候盛放,在花盆裡栽種杜鵑花,關鍵就是要選一棵緊湊尺寸不要太大的植株,這樣就可以選一個較大的容器來栽種,選擇植株較小的品種,可以種出更好的效果,後天要通過修剪控制株型。
第一,選擇合適的容器
栽種杜鵑花的勇氣不能過大,當然也不能太小,比如在苗圃裡面買的杜鵑花一般都會有一個小的一塑料盆,那麼我們移栽的時候就選擇一個比塑料盆到1/3左右的容器就足夠了。
花盆要有良好的排水性,有較大的排水孔,最好的選擇比較高、比較寬的容器。
第二,排水的重要性
如果土壤排水不好,杜鵑花就很難在花盆裡生長良好,要避免土壤過度潮溼,但是杜鵑花在生長期需要土壤保持微潤,就需要盆土有良好的排水性。
容器一定要有較大的排水孔,而且在盆底要墊上一些碎瓦片或顆粒時,避免盆土堵塞排水孔。
第三,微酸性土壤
杜鵑花喜歡微酸性的土壤,ph值在5.5~6.5之間最佳,可以選擇專用的杜鵑花土壤或用針葉配製的土壤,土壤要疏鬆肥沃,保持土質疏鬆的同時,還需要有一定的保水能力。
第四,栽種注意
栽種的時候杜鵑花不能種太深,根莖頂部要稍微露出2~3釐米,這樣可以改善跟進周圍的排水和透氣性。
頂部的土壤上面可以覆蓋一層比較薄的堆肥土,在杜鵑花根莖的周圍可以放一些碎葉片或其他覆蓋物,用來幫助杜鵑花鎖住水分,避免根莖變得枯萎,有利於杜鵑花生長。
第五,適當的修剪
杜鵑花一般都是在花朵枯萎之後立刻修剪,及時摘掉殘花,而且對它的分支進行適當的修剪。
杜鵑花一般是在前一年的分枝上面開花的,修剪的時候不能剪太重,可以把枯萎的花朵,枝葉都剪掉,一些長得比較弱的、交叉的分支也可以剪掉。
修剪下來的分枝,佔整棵植株的1/3左右,如果修剪的分支超過了1/3,就會阻礙杜鵑花以後的1~2年的開花。
第六,盆栽後期養護
在栽種杜鵑花之前,容器一定要徹底清洗,避免花盆帶有病菌,每年春天后下次初期都可以給杜鵑花補充一些酸性肥料,北方的朋友最好是將自來水放3~5天之後再澆水。
盆栽養護的杜鵑花,每1到2年就要新增新的堆肥土,適當補充腐熟的有機肥,有利於杜鵑花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