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總掉葉,只用「一招」就解決,綠葉蹭蹭長,花開上百朵
杜鵑花,又叫映山紅,素有「花中西施」的美譽。杜鵑的品種繁多,有春鵑、夏鵑、西洋杜鵑等等多個分類,是世界最知名的花卉品種之一。杜鵑漂亮是漂亮,但養護難度也不低,就連一些老花友都會「翻車」。

現在是秋天,又到了杜鵑花上市的季節。不少花友反饋說,買回家的杜鵑花,經常發生掉葉子的問題,狀態也總是不好。今天就為大家分析分析掉葉子的原因,再分享幾個解決的辦法。

剛換盆的杜鵑花如何處理
有些花友說,自己剛買回家的杜鵑花沒幾天就出現掉葉子、掉花苞的問題,這種情況主要與花盆土壤有關。
現在花市上出售的杜鵑花,大多都帶著花苞,這樣的杜鵑買回家,不能著急換盆換土。杜鵑花屬於淺根系花卉,它的根都是那種像頭髮絲一樣細的毛毛根,就算再小心,換盆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傷到根系。傷到根的杜鵑,吸收水分和養分的能力下降,出於自我保護會捨棄一部分葉片和花苞,出現掉葉子、掉花盆的問題。

一招解決
花市剛買的帶花苞杜鵑花,不要馬上著急換盆,要等花開敗之後再換。花盆的時候要小心,原來根系緊包著的土團儘量保留下來。根系上的土團叫做「護心土」,對根系有保護作用,不能輕易打散。

澆水過多導致掉葉
有時候,養了很久的杜鵑花也會出現葉片掉落。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仔細觀察葉片,看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果掉落的葉子是幹葉子,大部分葉片的顏色是青色不發黃;最近澆水又比較勤快,讓盆土一直處於潮溼狀態。那麼大概率是澆水過多,土壤過於潮溼讓根系腐爛導致的。
西洋杜鵑葉子有紅褐色斑,澆水時加標準計量的四分之一的硫酸亞鐵,十天用一次三元肥,並且散光通風,會有改善嗎,為什麼?

一招解決
因為澆水過多導致的葉片掉落,要馬上停止給杜鵑花澆水,將花盆放在通風良好的散射光處,空氣流通能加快花盆裡的水分蒸發,快速乾燥根系。等花盆裡的土壤乾燥之後可以澆水,但是要控制好澆水頻率,延長每次澆水間隔的時間。

肥料不足導致的掉葉
如果你已經很久沒有給杜鵑使用過肥料,掉落的葉子發黃,整個植株長勢不佳,新葉子的顏色很淡。那麼大概率是植物缺乏營養導致的,植物通過掉葉片的方式來減少養分消耗。

一招解決
若是杜鵑花正值花期,施肥既要照顧葉片也要照顧到花朵,建議使用均衡性的營養液,比如花多多1號、全能植物營養液、有機肥液等等;若是花期已過,杜鵑因缺乏營養而掉葉,建議選擇氮元素含量高的營養液,比如花多多10號、觀葉植物營養液、尿素等等。杜鵑不喜濃肥,每次使用時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最低濃度比例兌入清水,充分攪拌後澆灌到根部,1個月使用2~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