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人養蘭花,9個被專家「忽悠」過,外行人眼中的6個養蘭誤區
自古以來,蘭花都是我國花卉植物中較為有代表性的一種。它不但是歷代文人爭相書頌的代表,更是養花愛好者潛心研究的物件。
無論是科技不發達的過去,還是資訊快速交換的今天,都不乏大篇對養蘭的總結,以及養蘭必須,可以說,關於蘭花的資訊量讓人目不暇接。這對初識蘭花的朋友來說是好事,卻也是壞事。

蘭花雖然眾所周知,但是養護上卻不易上手,不過有了前人的實踐和歸納,我們能夠在養蘭的道路中少走些彎路,也會更順利的駕馭蘭花。
可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蘭花一直以來長盛不衰,在花卉市場以及盆栽界中的地位更是居高不下,這也導致了很多虛誇和隨波逐流的言論留於世上,安營紮寨,久而久之,讓人深信不疑。而這些所謂的「約定俗成」對剛剛接觸蘭花的朋友來說看似是「入門法典」,實則卻無半點實質性的參考價值,反倒干擾了我們養蘭的初衷。
所以今天,我們就精心選取了外行人眼中養蘭界有「權威」,內行人卻哈哈大笑的6個說法。幫你輕鬆養蘭,卸下「跟風」的枷鎖。

第一個:養蘭當養「高檔蘭」,價格越貴越值得
其實說到蘭花,很多人都會不自覺的想到價位。似乎人們眼中的「高檔蘭」都至少要4位數以上的價錢才能夠格,而市場上幾十塊錢的蘭花簡直是看都不能看。
如果您也有這樣的看法,那麼真是「誤會」蘭花了。只能說,價格高的蘭花一定是有它珍貴的地方,但是卻不能把價錢和「高檔蘭」劃等號。雖然說金錢是衡量事物價值的一個參考條件,可是不能忽略,金錢也是有一定的傾向性的,比如稀缺,哄擡等等。正因如此,金錢對事物的界定是存在偏頗的。對蘭花來說更是如此。
同樣是閩南大梅,十幾年前因其數量稀少,價位頗高,千金難求,可是時至今日,隨著技術的普及,閩南大梅繁殖更為簡單,數量也開始增多,價位上簡直是大跳水。花還是那個花,我們卻沒道理去說十幾年前的閩南大梅是「高檔蘭」,而今天的閩南大梅就是低賤蘭。
用價格去給蘭花定位毫無意義,而且今天的「高價蘭」,明日就會淪為「菜場蘭」。

第二個:「官方標準」才美麗,不入品的難入流
人們對蘭花有很多觀賞性上的品評,還會把不同形態的蘭花做以區分,加以分類,撥分出入品和不入品的類別。這樣的判定在大多數人眼中看上去十分「官方」,正因如此,也很有分量,以至於人們在欣賞蘭花的時候會在看都不看的情況下,單聽「細花」就稱讚萬分,提及「平肩」就連連擺手。
這種武斷的「賞花品論」完全的違背了養花的初心。萬事萬物事無絕對,尤其是自然生長的事物。雖然在大體形態上,不同類別的蘭花有著相似的體態,但是並不意味著它就是絕對的好看或是醜陋。就像是不同種族的人類,如果單以膚色來區分,叫做「種族歧視」,那麼我們用入品和不入品來判定蘭花的好壞是否也是蘭花的「種族歧視」呢?
各花入個眼,在養花之前如果被這樣的決定性標準所左右的話,所謂的美也是同化的,這世上將會少了許多靚麗的景色。

第三個:養蘭難在澆水,不會澆水別養蘭
蘭花之所以難養,跟水有很大的關係。因此很多「經驗之談」告訴我們澆水是多麼的重要,在養蘭之前,只有苦練澆水才能養好蘭花。這種空泛又玄乎的理論曾一度嚇退了很多想養蘭花的朋友。
水分對蘭花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這絕對不假。但是澆水並沒有我們聽到的這麼嚇人。而且對水分的把控我們完全可以間接的掌握,就是對植料的選擇。
一直以來人們提到養蘭的植料都會想到要透氣,疏鬆,這固然沒有錯誤,可這句話卻是養蘭十分有經驗的花友總結的。因為單單透氣疏鬆的植料只是能夠保證水分的排出,而水分的留存也是十分重要,要在不能積水爛根的前提下還要保證水分的保留,這無疑不考驗養花者對澆水的技術。
但是對養蘭初學者來說我們往往會忽略植料保水的重要性。選擇的植料在保水上比較強悍,那麼水分在土壤中就會得以保留又不會堆積腐根,自然就為澆水省去了一半的力氣。因此,你可以在澆水上是青銅段位,但是在選擇植料上要有所彌補。

第四個:養蘭盆面饅頭型,這樣養蘭才專業
一些養蘭有年頭的大家養的蘭花盆面一般都呈饅頭形狀的,既花盆表土突出。很多花友不明所以,卻都在說,看一個人養蘭專不專業,看他家蘭花盆面的形狀就好,如果盆面平平甚至是凹下去,那麼一定是養蘭小白。
這樣講話是很可笑的,一來他不懂饅頭型的用處,二來是五十步笑百步,毫無自知之明。
盆面饅頭型的蘭花並不單單是因為好看而傳世的。而是因為早些時候江浙一帶養蘭用的是蘭花泥,這樣的植料儲水能力很強,人們為了加快水分的蒸發,就會把盆土堆砌高些,也就形成饅頭形狀了。
可是現在隨著技術的發達,人們養蘭會用更為科學的顆粒狀植料,這樣的材質免去了存水難消化的特點,因此再特意的弄成饅頭型,反倒不理解真正的含義,讓人貽笑大方了。

第五個:淺栽蘭,是必須
蘭花養護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栽種,這涉及到蘭花今後的生長狀態,以及我們管理時的省心與否。而栽蘭似乎有個亙古不變的說法,就是栽蘭要淺栽。
如果你用的是第四點中我們提及的改良版植料的話,那麼淺栽蘭這一點就可以直接從腦袋中刪除了。
其實淺栽蘭的道理和上面一點是相同的,都是因為以前使用的泥土透氣性差,我們栽種淺一些可以幫助假鱗莖呼吸,免除「爛頭」的威脅。可是現在我們有了更好的植料種類,那麼在這個顧慮上就可以大膽的跨過,而不是去死板的默守陳規了。
淺栽蘭我們留存的是原理,拋棄的是信條。

第六個:定根水及時澆,蘭花才能長得好
很多花友會有這樣的習慣,即是在栽種蘭花之後會立即澆灌定根水。彷彿澆灌了定根水後,蘭花已經成活一半了。
澆定根水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錯誤,不過在進行這個步驟之前,我們需要明確蘭花根系以及植料的狀態。如果蘭花的根系在移種之前較為潮溼,植料較為溼潤,那麼定根水就需要緩上個2-3天再去澆灌,否則水分過於充沛的環境會加劇蘭花爛根的可能性。
因此,應該是蘭花長得好,定根水澆的巧。

綜上我們可以總結出來,很多的說法有偏頗的成分,也有斷章取義的理解。我們在聽之後要做的不是盲目任之,而是究其本質摘取其中道理,靈活運用。這樣才能科學養蘭,用心賞蘭
關注:養花知識 10天成為達人!
園丁微信:SU86005

回覆:名稱如(發財樹)檢視養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