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8種有毒植物,「毒花毒果」你見過幾種?認識了心裡有數不吃虧
在自然界中分佈的眾多植物,有的不僅僅賞心悅目,能吃還有藥用價值。但是,也有很多漂亮的花果,秀色可餐,卻含有一定的毒性,甚至含有劇毒,一不小心誤食就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8種有毒植物的「毒花毒果」你見過幾種?一起來認識一下,千萬不能被它們美麗的外表或者價值給矇蔽了,無論有多麼漂亮,可遠觀而不可採摘誤食哦!

1、狼毒
狼毒是一個很江湖的名字,在武俠小說中也是「斷腸草」的一種。狼毒的根雖是藥材,卻也含有大毒,人畜一旦誤食,便極有可能引起內出血身亡。人們叫它「狼毒花」,其名字帶有一個「毒」字,此植物具有毒性已昭然若揭!
狼毒在草原上分佈廣泛,曾經是蒙古鐵騎攻城略地的一把利器!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草六·狼毒》也有記載,狼毒根入藥,有大毒。戰爭時,狼毒花曾是蒙古軍隊的利器。在冷兵器時代,蒙古鐵騎發現狼毒花的毒性後,就把大草原上分佈廣泛的狼毒花收集晒乾,攻城時順風點燃之後毒煙攻之,助力攻城略地。
如果你去草原上,看到成片盛開紅白花朵的狼毒花,隨風飄搖,捲起一陣陣的花浪,既視感甚是醒目,一定要小心觀望了。實際上這是一種災難性預警,是「草原蛻變成荒漠的最後一道風景線」。這漂亮的狼毒花,因為根系發達,不停侵入退化的草場,加速退化草場的荒漠化程序,不得不防。

當然了,狼毒草也有好的一面,在傳統醫學裡,狼毒也是一味藥材,在醫生的作用下,可救死扶傷。而且,久經歲月不怕蟲蛀鼠咬、不腐爛、不變色、質地堅韌、不易撕破、耐摺疊、耐磨等特點的藏紙,就是含有狼毒根部纖維製作而成,也稱狼毒紙。所以有人說,毒藥本身沒有錯,就看人怎麼用了!
2、巴豆
說起巴豆,由於我們北方不產,所以最初給我的印象來自於影視劇,被古人當作瀉藥餵食敵對的馬匹,使得馬匹拉稀無法騎乘。影視劇中還有用巴豆整人的劇情橋段,比如讓漢奸在不知覺的情況下,吃了含有巴豆的食物,然後不停的排洩……!

當初以為巴豆就是像黃豆一樣豆子罷了,沒成想這種想法錯得離譜。後來才知道,巴豆樹分佈於南方地區,為常綠喬木,高6~10米,巴豆是產子巴豆樹的乾燥成熟果實,可不是像農作物的豆子那般。
生巴豆毒性可謂是驚人,對人的腸胃粘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令不少醫者也望而卻步。如果誤食了巴豆,輕者引起人下瀉,重者導致人體不停排洩脫水而亡。這源於巴豆的主要成分——巴豆油,佔巴豆總含量的40%~60%,具有強烈的瀉下作用和致癌性。
由於巴豆本身含有很高的毒性,在西方化學和藥學還沒有引入我國之前,它在古代一直是一種常見的毒藥被人使用。在張幼珊的《果庵隨筆》中就曾提到,病死在赴任途中的銷煙英雄林則徐,「很有可能是因洋商人買通廚師,在飯菜中投以巴豆而亡。」

由於巴豆有著強烈的致瀉能力,是大洩之物,所以在藥用上,在早期中醫藥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於它的使用都非常小心謹慎,稍不留神運用不當就會出大事。
3、了哥王
了哥王俗稱雞杧頭、南嶺蕘花、蒲侖、了哥麻,雞斷腸,金腰帶,紅燈籠等,全株雖然有毒,但是也是中藥材,外用消腫散瘀,治瘡、癰、癤、跌打損傷。由於了哥王一種具有觀賞價值的植物,如果種植觀賞一定要小心,標明這種植物有毒。

在《嶺南採藥錄》記載:「了哥王有毒,能使狗中毒,狗食之必死。」《生草藥性備要》則記載:「了哥王能殺人,不能亂服。」在2008年,有報道口服了哥王中毒致死1例。可見了哥王這種植物毒性很大,不能隨便採摘誤食。
據傳了哥王這個名字的由來,與救過宋太祖趙匡胤的命有關。還有一種說法,據《嶺南採藥錄》記載,因這種植物有治療槍彈竹剌入肉,跌打損傷功效,最有利於男子,故名了哥王。
另外一種的說法是,了哥指的是一種鳥。在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禽部三》中記載:「秦吉了,即了哥也。」在明代徐渭《青藤書屋文集》十二《題畫》詩:「雷雨垂垂翠色繁,古鬆蔭裡了哥喧。」都說明了哥是一種鳥!而種植的果實容易引起鳥誤食而中毒身亡,所以有了「了哥王」的稱呼。

事實上這種植物確實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植物,特別是果實顏值很高,成熟了像紅紅的枸杞,令人垂涎欲滴,忍不住生起採摘的衝動。實際了哥王的果實含有劇毒,在山野遇到千萬不要採摘,更不能誤食,後果很嚴重。
4、高山積雪
高山積雪也叫象牙白、初雪草,其葉片翠綠,葉子邊緣呈銀白色,是著名的觀葉植物,在公園裡很常見。高山積雪這一稱呼的由來,還要追溯到其外形,頂葉呈銀白色,與下部的綠葉相互映襯,宛如青山積雪一般。整片的高山積雪連線在一起,遠遠望去,給人置身於雪山之上的感覺,由此得名高山積雪。

高山積雪雖然很美,每到6~9月的開花時節,銀白翠綠的葉子簇擁著一朵朵的白色小花,非常美麗,有意思的是高山積雪花謝後就會枯死,所以這種花獲得了「末路之花」的花語。但是,高山積雪卻是有毒植物,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以免對人體造成危害。
高山積雪這種植物的白色汁液含有毒素,如果接觸到面板上,會引起瘙癢;如果揉到眼中一點點,就會引起眼部不適紅腫。因此,如果一不小心碰到了高山積雪的汁液,千萬不要用手揉眼睛或者觸碰身體其他部位,要及時用流動水肥皂把手清洗乾淨。

即便是這種植物的氣味,人聞久了也會引起不適,比如頭昏腦漲,據說長期聞還有致癌的可能性,特別是體質過敏者一定要遠離它,家裡不適合種植這種植物。在高顏值的外表下,高山積雪可是名副其實的有毒植物,可千萬不要被它美麗的外表迷惑了!
5、芫花
芫花俗稱藥魚草、鬧魚花、頭痛花、悶頭花、頭痛皮、魚毒等!這種植物易於與其他種相區別的是,花比葉先開放。花紫色或淡藍紫色,常3-6花簇生葉腋或側生。果實肉質,白色,橢圓形,長約4毫米,包藏於宿存的花萼筒的下部,具1顆種子。

這種植物主要分佈於黃河流域及以南地區,無論是花和根皮,都有大毒。古時人們常常用芫花的根皮毒魚。其根皮中含有的芫根乙素,即便是十萬分之一的水溶液,也可使金魚30分鐘內死亡,這從其別稱藥魚草、鬧魚花、魚毒可窺一斑!當然了,民間也有人利用芫花植株含有的毒性,煮汁做成天然殺蟲劑,對於滅天牛蟲效果甚佳。
芫花所含的芫花素及毒性油狀物質,對人同樣是大毒。如果誤食了芫花,芫花所含物質不僅刺激胃粘膜,引起胃神經反射性麻痺,同時大量胃液分泌,導致急性胃擴張。而且,這類物質還能夠降低人體血壓,使子宮收縮,並且可影響呼吸中樞,可以說是相當有毒的一種植物,誤食可致死。

當然了,如果瞭解不去親密接觸它們,別被它們人畜無害外表迷惑了,它們也只是一種植物而已!
6、細軸蕘花
細軸蕘花,別名:野發麻、狗頸樹、石棉麻、山皮棉,山皮條、黃蕘花、鐵扇子、半邊梅等。這種植物全株有毒,根、皮含南蕘素、南蕘辛、西瑞香素、 蕘花酚等化合物,對人的面板有刺激性;含有啟用EB病毒的物質,經常接觸有誘發細胞癌變的可能。
細軸蕘花最可怕的地方在於,這種植物結滿果實,成熟的時候,由橙黃色轉變為深紅色,圓潤有光澤,,長著一副好看的外表,裝清純無辜誘惑人。如果不明就裡的朋友禁不住誘惑誤食了,就有中毒的風險。這種植物可謂是詮釋了漂亮的外表下是蛇血心腸!

好在是細軸蕘花不常見,在我國主要分佈在廣東、海南、廣西、湖南、福建、臺灣等地,通常生長在密林深處,所以對人們的危害指數並不大!
7、蓖麻
關於蓖麻,我想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都比較熟悉。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八十年代的時候,村裡蓖麻隨處可見。在我兒時對蓖麻的認識中,知道有人在田間地頭栽種蓖麻防控地蠶蟲害,並不具體知道蓖麻屬於劇毒植物,還經常和小夥伴們摘了幹蓖麻子,用鐵絲串起來,晚上點燃當燈照亮用。

後來村裡有小孩嘴饞,忍不住嚐了一點點蓖麻子的味道,就引起劇烈嘔吐,從此以後我都知道蓖麻子不能吃,但是誰也沒有把蓖麻子往劇毒哪方面想。後來才瞭解到,蓖麻子中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鹼,特別是蓖麻毒蛋白,可引起人中毒,可能是一種蛋白分解酶,7毫克即可使成人死亡。
據科學研究表明,4~7歲小兒誤食蓖麻子2~7粒可引起中毒、致死。成人20粒可致死。也就是說,當初村裡小孩品嚐不到半粒蓖麻子,沒有下嚥多少立馬吐出來了,量比較小,沒有中毒算是萬幸了。

由於蓖麻毒素的毒性很高,殺人於無形被人類當作生物武器。歷史上蓖麻毒素常作為特定人員從事破壞和暗殺活動的生物武器,令蓖麻子含有的植物毒素名聲大噪。比如1978年馬爾可夫被刺殺事件,據傳就是被特工用蓖麻毒素暗殺了!
8、蒼耳
說起蒼耳,別稱卷耳、葹、苓耳、地葵、枲耳、葈耳、白鬍荽、常枲、爵耳等,很多人只聽聞名字,可能感覺比較陌生。如果看到圖片或者實物,我想大家都會對這種在我國分佈廣泛的植物有所印象,原來是它啊!不錯,就是它!

這種植物給人印象深刻的是,總苞具鉤狀的硬刺,常貼附於家畜和人體上,令人不厭其煩。特別是弄到狗狗滿身,那是相當令人無語,撓頭,著實令人頭疼。
這種鄉野間常見的植物,也有好的一面,就是以全草、根、花和帶總苞的果實入藥。在專業醫生的運用下,可治病救人。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蒼耳全株是藥也是毒。尤其是幼芽和果實的毒性最大,莖葉中含有對神經及肌肉有毒的物質,如果使用不當中毒後,嚴重的可致死。所以,蒼耳這種藥材都不能私下隨便用,醫病一定要在專業醫生的運用下,遵循醫囑來用,以免出現不可預知的災難性後果。

在自然界中的有毒植物有很多很多,比如烏桕、烏頭、夾竹桃、鐵海棠、多裂麻瘋樹、箭毒木、杜鵑花、夜來香、漆樹、紅芽大戟等等。這些植物漂亮的花和果,有的觀賞價值高,有的藥用價值或者使用價值大,但是不要忘記這些有毒植物,認識瞭解心裡有數不吃虧。
#三農高質量創作大賽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