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追過的「大坑」為什麼多數都被填滿了


2018-05-06 09:4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陳淡寧 通訊員 竹嫄

那些年你追過的「大坑」為什麼多數都被填滿了

紅豬俠的《慶熹紀事》填完了16年的「坑」,你還記得那些年你追過的「坑」麼?

在以連載形式為主的網路文學中,有相當一部分的「長篇」作品被大家稱之為「大坑」。這些「大坑」的寫作戰線漫長、章節數目驚人、粉絲群體不離不棄。例如孫曉《英雄志》,1996年開筆,2000年正式出版,全書現有二十二冊,三百二十萬字,20年苦寫,仍舊未完結。

網文寫手同時開好幾個「坑」,然後選擇性地「棄坑」,都是很常見的行為。

但是,近幾年,那些大神寫手的「坑」越來越少了。杭州師範大學教授、中國作協網路文學研究院副院長夏烈認為,「大坑」在早期的網路時代風行,是因為當時還沒有一個完整的盈利和產業模式,寫手欠缺一個動力在背後鞭打他們。當時,完結不完結、是不是每天更新都不太打緊,更新章節能夠給一個作者帶來的僅僅是知名度,而非資本。但在現階段,網文IP化以後,影視公司和資本需要的都是網文作者完整的作品。也就是說,只有完結的作品才能夠給作者帶來更豐厚的盈收和影響力。

至少在10年之前,網文寫手大多數還都是兼職,不依賴也不期待寫作能創造經濟效益。而現在,專職網文寫手大量出現,他們日復一日地保持恆一的寫作產出來滿足讀者的閱讀胃口。在IP風行之前的時代裡,那些「寫手大神們」一手挖出的「巨坑」,已經或正在被作者重新填充。

「大坑」裡有一代人的青春

在夏烈看來,最具代表性的網文「大坑」是孫曉的《英雄志》。他認為,即使在今天看來,《英雄志》依然是一部頂級的網路武俠小說。

不少狂熱粉絲將《英雄志》稱為「華人架空第一書」——在網路文學論壇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金庸封筆古龍逝,江湖唯有《英雄志》」, 其「武林地位」可見一斑。不少讀者都跟隨著這本書度過了自己的青春歲月。

阿越的《新宋》也是一個頗為引人矚目的坑。「《新宋》是架空歷史中的經典之作。過去那麼多年了,作者還是沒有填完這個‘古早坑’。」 夏烈說。

《新宋》的作者阿越是科班出身的歷史愛好者,曾就讀於湖南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攻讀中國古代史。他的作品,根據愛好者們評價,有嚴謹的文風和真切、翔實的歷史氛圍。「我盡我的能力,在一部歷史幻想小說中,向讀者介紹一個自己所讀到、所理解的宋朝,去與讀者共同探討小說中華夏文明的發展方向。」 阿越曾經在隨筆中這樣寫道。

近年來,憤怒的香蕉所著的《贅婿》也博得了許多關注。

《贅婿》是一部2011年首發於起點中文網的網路小說,到2015年11月仍然在連載中。小說主要講述了主角從現代金融界巨頭的身份回到了古代,進入一個商賈之家最沒地位的贅婿身體後,涉及到一系列家國天下事的故事。

在起點文學網站上,這部小說霸佔了月榜,有兩千多萬的點選,累計獲得了五十萬收藏。這個龐大的資料聽起來幾乎像是神話。小說的寫作戰線和傳統文學相比依舊拉得很長,在讀者的催促下,小說完成速度依舊很慢。

網文產業化是未來的趨勢

而在網路文學圈裡,還有「太監文」的說法。夏烈舉了烽火戲諸侯的例子,這位杭州作者唯一寫完的作品還是前年的《雪中悍刀行》,其餘的幾乎都未完結,甚至無奈斷更。儘管如此,他依然是男頻最重要的大神作家,被讀者稱為「大內總管」。

更有類似於南派三叔這樣的超級IP戶,《盜墓筆記》九部曲,一寫就是十年,其結尾卻飽受詬病和非議。夏烈也認為:「三叔後來寫的《藏海花》等後續,試圖翻盤,但也依然是個坑。」

從這些大坑作品的演變中,不難發現的一點是,隨著網路文學產業化的完善,寫手們的寫作動機也開始產生了變化。曾經的「太監文」、「神坑文」已經不是主流了。寫不完的狀態在當下文學影視改編產業裡非常不利,有頭有尾的完整作品是網路文學轉化的新趨勢。

然而,有一點在網路文學的創作中是相當恆定的:型別文學是線上創作的主流,幻想小說為盛。「當然,這種趨勢也會有所改變。現實題材網文的增長,甚至對正史與真實生活的正面書寫,會成為下一個潮流。這跟網路文學的主流化,時代位置的中心化轉移有關。」夏烈說。

如何看文學的「工業革命」

晉江文學總裁劉旭東曾將文學的網路化創作稱為文學行業的「工業革命」。夏烈認為這個觀點非常獨到。

在網際網路時代,一切都可以由資料來計算量化生產,即便是藝術和文學——「在進行網路文學IP估值的時候,會考慮該作品的閱讀量、收藏、訂閱、打賞、粉絲情況、排行這些硬資料。很多資本就特別相信粉絲經濟,認為作品的讀者如果活躍、年齡涵蓋面廣,他們轉變為影視粉絲的時候,該商品的接納度就不一樣了。」

網路文學走向產業化,之所以能被稱為「工業革命」,可以從多維度去衡量。文學在過去是獨一無二的,特別強調原創的東西,而在產業模式中,走量才能繁榮。正所謂是,「快速寫作,快速傳播」。

與此同時,網路文學創作也形成了一個完善的產業鏈。「在過去,作者就是關在家裡寫作,然後出版社看中作品,出版,這就是一個商業迴圈了。而今天,人們全方位地創造資本,一部小說的IP可以移植到電影、遊戲、動漫、舞臺劇、主題公園……」夏烈說,但這也意味著抄襲的問題被推上了舞臺中央,畢竟,有「工業複製」就意味著有創意的竊取。

或許在不久的未來,網路文學的文學價值將得到質的提升。傳統文學和網路文學多少會有一個融合共生的狀態,彼此學習,彼此借鑑。傳統文學能學習網際網路模式的傳播;網路文學則學習傳統小說精緻的懸念、強烈的形式感和文學意涵。夏烈舉了金宇澄的《繁花》做例子,認為這也是一部別樣的網路小說——既嘗試了線上傳播的模式來取得相當的閱讀群眾,又保留了純文學的素養和底蘊。

這些「大坑」,你入過嗎

悟空傳》 今何在;2000年完結

《英雄志》 孫曉;1996-至今

《盜墓筆記》 南派三叔;2006-2011

鬥破蒼穹天蠶土豆;2009-2011

《誅仙》 蕭鼎;2003-2012

《凡人修仙傳》 忘語;2008-2013

琅琊榜海宴;2007-2014

全職高手》 蝴蝶蘭;2011-2014

《新宋》 阿越;2004-2015

《鬼吹燈》 天下霸唱;2006-2015

《龍族》 江南;2009-2015

擇天記》 貓膩;2017完結

《九州縹緲錄》 江南;暫未完結

《贅婿》 憤怒的香蕉;2011-至今

(此處列舉僅為部分作品)

相關搜尋

才發現它是個「大坑貨」
原來是個「大坑貨」
6種花是「大坑貨」
養蘭花是「大坑」?
就是一個「大坑貨」
一定要避開這兩大坑
原來是個「大坑」
家庭養蘭花幾大坑
讓植物茂盛填滿盆
月季養護6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