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要躲午,不能床上躺」,明日端午,3人要躲午,怎麼躲?


導讀:「端午要躲午,不能床上躺」,明日端午,3人要躲午,怎麼躲?

#頭條創作挑戰賽##端午創作挑戰賽##共話端午#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四,端午節的前一天。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想必都已經在享受端午假期了。不過,在民間,人們這天還是比較忙碌的,因為賽龍舟、包粽子等民俗活動正在上演。

端午,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民俗特色。其中,「端」字為「正」,「午」字為「中」,意思是仲夏時節的午月午日,此時蒼龍七星宿位於全年最「中正」的位置,故得名「端午」。另外,端還有「初」的意思,而午又是指五月的第一個午日,故五月初五就是端午。

根據民間說法,端午節這天是集避瘟保健、追念先賢、祈福納祥、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為此這天人們都會進行吃粽子、佩香囊划龍舟、掛艾草、躲端午等豐富多彩的習俗活動。

說到端午節的「躲午」習俗,想必很多人都不清楚。今天就跟大家一起來聊聊端午「躲午」的小常識。

「端午要躲午,不能床上躺」,明日端午,3人要躲午,怎麼躲?

端午節「躲午」習俗

所謂「躲午」,其實就是「躲端午」,一般是在五月初五的午時前後進行躲避。

據瞭解,在古人的認知中,端午屬於暑毒盛行,毒蟲出沒的日子,這樣的日子很容易出現瘟疫,為此古人把端午稱為「惡月惡日」。

隨著時間的推移,民間逐漸形成了「惡月惡日」要躲避的習俗,也就是「躲午」,寓意躲避暑熱,遠離毒蟲,讓自己無病無災,健健康康。

尤其是要躲避五毒(蠍、蛇、蜈蚣、蜥蜴、蟾蜍)。一般來說,古人認為避五毒的方法很簡單,就是在屋中貼五毒圖,以紅紙印畫五種毒物,再用五根針刺於其上,寓意使之不能橫行。

除此之外,民間也有「端午要躲午,不能床上躺」的說法,那麼這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呢?

「端午要躲午,不能床上躺」,明日端午,3人要躲午,怎麼躲?

端午要躲午,不能床上躺

首先,這句老話的字面意思是說,端午節躲午時,是不能躺在床上的。而言外之意,就是端午躲午的時候,也就是這天的午時是不能睡午覺的。因為這個時間暑熱最為嚴重,而人在睡著的時候沒身體最為虛弱,容易被暑毒侵襲。

另外,還有一種解釋就是說,端午節這一天的正午時分,陰陽相交之時,陽氣最盛,此時人們就要躲避「極陽」對人體器官產生的衝擊,為此就要在家裡動起來,以求平安健康。而此時睡覺就不是很好的選擇,容易對身體器官帶來不好的影響。

當然,無論哪種解釋,在現代人看來,都略微有點迷信,不過鑑於是古人流傳下來說法,為此也就有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端午要躲午,不能床上躺」,明日端午,3人要躲午,怎麼躲?

不過,說到「躲午」,就不得不說一下要躲午的人群了。老一輩人都說有「3類人要躲午」,哪3類?

其一,出嫁的女兒要躲午

在古代,對於出嫁的女兒來說是不能隨便回孃家的。不過,人們為了給女性多一點關懷,為此端午節「躲午」就成了出嫁女兒回孃家的最好的託詞。

另外,端午節這天正是陽氣極盛的時刻,而女性屬於陰,為此就容易受到陽氣侵襲,所以這天需要回孃家躲避。為的也是祈福自己躲避災邪,平安健康。

「端午要躲午,不能床上躺」,明日端午,3人要躲午,怎麼躲?

其二,家裡的小孩子要躲午

對於小孩子而言,身體處於發育階段,抵抗力相對較差,在端午這個「惡月惡日」裡,很容易遭到暑毒侵襲。為此民間也一直有在小孩額頭用雄黃酒畫「王」字避災的說法。如此一來,小孩子們這天也是「躲午」的人群之一。

當然,在現在看來,小孩子躲午的原因有兩點。一個是,這個時間正是仲夏的開始,天氣開始變得炎熱,此時村裡的孩子很容易就去河邊洗澡解暑,這是非常危險的。另一個是,小孩子玩心重,很容易跑到山上去吹風玩耍,而此時正是蛇蠍出沒的時間,對於孩子來說也是非常危險的。所以這天民間就有了小孩子躲午一說。

其三,有疾病的老人要躲午

這一天,對於老人們來說本來就是非常難熬的一天,因為老人身體調節力較差,面對暑熱的到來,身體很難耐受。而那些有疾病的老人更是如此。為此這天就不建議老人們外出活動,這也是為了他們的健康著想。

看得出,端午躲午習俗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存在的。因此,建議大家還是不要忘記老傳統為好。

「端午要躲午,不能床上躺」,明日端午,3人要躲午,怎麼躲?

總之,端午節馬上到了。希望在端午佳節裡,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無病無災,也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日子都能紅紅火火。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說的關於端午「躲午」的說法了。話說,你知道這一說法嗎?你準備好躲午了嗎?可以留言、評論,跟大家說說你對此的看法。

相關搜尋

農村老人說「床上四不留」
端午節扦插月季能活嗎?
端午節一定要吃粽子嗎?
端午插艾」是什麼意思?
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
端午節有掛菖蒲的習俗
端午前特別適合種碗蓮
端午節植物文化探祕
端午過後養護君子蘭
端午節還能驅蚊辟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