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蘭小苗快速培殖技術


君子蘭小苗快速培殖技術

君子蘭( Clivia miniata )原產南非亞熱帶山地森林,石蒜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 。君子蘭屬觀賞花卉,株形端莊、典雅,葉片對稱挺拔,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君子蘭為半陰性植物,忌強光,喜涼爽,忌高溫。花期 30~50d ,常在聖誕、元旦、春節期間開花。

君子蘭的繁殖主要有實生繁殖、分株和組織培養3 種方式,君子蘭主產區目前還以實生繁殖為主,組織培養繁殖方法基本成熟 ,但從業者反映君子蘭組培苗由於開花推遲和開花難等缺陷尚未解決,還處在研究階段,因而暫未能得到大面積推廣。而傳統的君子蘭繁殖方法採用混合基質作為繁育基質,存在消毒困難、出苗遲、易爛根、管理難度大等缺點,因而有必要對君子蘭實生繁殖方法進行新的摸索,創新培育方法,為君子蘭規模化和工廠化生產創造條件。

1 君子蘭實生繁殖

1.1 種子採收及處理

君子蘭從授粉到種子發育成熟一般要經過8~10個月培養,但受品種差異和栽培環境、栽培管理方法、技術控制等條件的影響,種子成熟期不同。生產中以觀察果實顏色和質地變化來判斷種子是否成熟,一般果實由綠色變為黃色、紅色或紫色等顏色,果實變軟,即判斷種子成熟,可以採摘。

果實採摘後人工去掉果皮,用純淨水清洗種子,陰乾,然後進行篩選分級。篩選時淘汰沒有種孔,顏色灰暗,籽粒不飽滿和過小的種子,然後對種子按大小進行分級,準備播種。

1.2 基質準備

選用粒徑 10~30mm ,pH值為 6.5 的進口草炭土,因該基質在出廠前進行過嚴格的除雜、殺菌處理,使用者可以直接放心使用,用純淨水將基質潤溼(控制菌類和藻類的孳生),粒徑過大的人工破碎,備用。

君子蘭小苗快速培殖技術

1.3 播種

播種容器選擇 10cm 深的塑料育苗盤,在育苗盤中平鋪準備好的基質,厚度控制在 7~8cm ,然後將分級處理的種子按級別分別播種在不同的育苗盤中,播種時將種孔朝下輕壓入基質,勿重壓破壞基質的物理性狀,影響成苗率。種子播好,上面覆蓋一薄層溼潤草炭土,種子不外露即可,保證周圍有足夠溼度供應種子萌發。

1.4 環境控制

播種後放在20~25 ℃溫室環境培養,每天對育苗盤表面基質做噴霧處理,保持基質表面溼潤;經常觀察基質的溼度變化情況,適時補充水分,保證基質溼潤即可。

君子蘭小苗快速培殖技術

2 君子蘭小苗促成栽培

2.1 栽培基質的選擇與處理

栽培基質可選擇粒徑為 10~30mm 或 20~40mm的進口草炭土,用前潤溼處理,溼度以雙手握緊基質無水流下為準。

2.2 移栽前準備

種子經過一段時間的發育,基質和植株可能受到汙染,第 1 次移栽前可用 0.2% 的多菌靈或 0.5% 的高錳酸鉀溶液沾根處理,移栽容器可選擇50孔或72孔育苗穴盤,移栽後用 0.1% 的多菌靈進行預防。第 2 次移栽前對生根苗依據根系數量及葉片發育情況進行分級處理,植株機械損傷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處理後再移栽,移栽容器一般選擇 90mm×80mm 塑料盆。

2.3 移栽時期的選擇

用進口草炭土進行實生繁殖,基質物理性狀能夠為君子蘭的種子發育創造極佳的環境條件,一般培養10~15d即可髮根, 30~40d根系可以生長到2~3cm ,有葉片萌發,此時可以進行第1次移栽;經過3~4個月的栽培,小苗有新根發生,葉片2片,此時選擇第 2 次移栽。移栽一般在春秋季節進行,在環境能夠人工控制的設施內,可以週年安排移栽。

2.4 移栽方法

第 1 次移栽,用基質填充育苗穴盤,用一根接近根系粗細的筷子或鐵條在基質中間扎一小孔,將獨根苗插入其中,插入深度與莖基部持平;第 2 次移栽,選擇塑料盆,先在盆中底部墊少許基質,然後一手持苗,固定在盆中央,周圍新增栽培基質,至略高於莖基部,以促進小苗髮根。

2.5 移栽後的管理

2.5.1 溫度 君子蘭小苗促成栽培要求控制溫度在20~25℃ ,此溫度能夠促進緩苗,同時促進新根和新葉的萌發,恢復營養生長。低於 15 ℃ 或高於 28 ℃ ,君子蘭植株容易進入休眠狀態,影響植株生長,葉片光澤下降。忌環境溫度驟變,溫度驟變易造成植株代謝失調,發生生理性病變。

2.5.2 基質溼度 基質溼度應不低於 30% ,低於該值及時補充水分。基質溼度長期過低,植株葉片蒸騰會極大的消耗根系水分,造成根系脫水,影響根系的吸收功能,造成植株水分養分的供應不足,嚴重影響植株生長;長期脫水會導致植株根系死亡,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2.5.3 空氣溼度 控制在 75%~85% ,設施宜配備有彌霧系統,用其改善環境溼度更為理想。環境溼度低於40% ,葉片伸展受到影響,葉片失去光澤,無生機。空氣溼度的調節一般要與基質溼度和環境光照強度相協調,以促進植株快速生長,同時避免徒長現象的發生,培育壯苗。一般基質溼度較小,光照較強時適當增加空氣溼度;相反,基質溼度較大,光照較弱時,適當降低空氣溼度;高溼度、適當提高光照、保持良好通風更有利於根的萌發和葉片的生長。

2.5.4 光照 君子蘭為陰生植物,忌強光照射,苗期更應該嚴格控制光照,光照控制在4 000~6 000lux 。君子蘭葉片的向光性較強,注意創造均勻的光照條件,光照不勻將影響君子蘭的株型,影響君子蘭種苗的感官品質,也會給後期管理造成困難。

2.5.5 肥料選擇 苗期選擇氮磷鉀含量為 20∶20∶20的全元素複合肥,水肥結合進行,肥料使用濃度以0.033%~0.05%為宜。為增加植株抗性,防止徒長,可用0.1%磷酸二氫鉀配以海藻肥葉面噴施。

2.5.6 通風 君子蘭栽培溫室宜配套內外迴圈系統,以保證栽培環境通風良好,減少病害的發生。

3 病蟲害防治

君子蘭實生繁殖和小苗培育過程中病蟲害防治以預防為主,注重環境控制,儘量避免病蟲害的發生。播種後控制好基質溼度,避免長期溼度過大造成種子黴爛;同時避免基質過幹,防止造成回芽現象,一旦回芽將很難再萌發。苗期澆水時要注意,避免葉鞘積水,在高溫葉片積水的條件下,植株易受汙染髮生軟腐。

3.1 根腐病

發病原因:一般是由於基質通氣性不佳、基質長期溼度過大、施肥濃度過高以及有機肥料的不當使用等。

防治方法:移栽時按方法操作,填充基質勿用力擠壓,避免破壞基質的物理性狀;澆水以見幹見溼為原則,避免基質長期溼度過大;合理使用肥料,薄肥勤施。

3.2 軟腐病

發病原因:一般是由於葉鞘積水或水質受到汙染所致;夏季高溫、環境溼度過高和通風不良條件下容易發生。

防治方法:苗期澆水避免葉鞘積水,尤其忌肥水,一般在施肥後用純淨水沖洗植株,加強溫室環境控制,可以減少該病害的發生。

3.3 葉斑病

發病原因:該病由病原真菌侵染形成,一般藉助澆水或氣流傳播,通過傷口侵染,空氣流通不暢、溫度過高、光照過強,利於該病的發生。

防治方法:科學澆水、避免植株機械損傷、有效控制蟲害發生,切斷傳播和侵染途徑;嚴格環境控制,創造適宜的栽培環境。

3.4 蝸牛和蛞蝓

危害:蝸牛和蛞蝓主要舔食君子蘭根尖或嫩葉。防治方法:日常管理注意保持溫室環境整潔,避免環境長期過溼;一旦發生,用四聚乙醛類藥物誘殺。

3.5 蚧殼蟲

危害:蚧殼蟲危害君子蘭葉片,吸食葉片汁液,影響植株長勢;其分泌物易導致葉片黴汙病的發生,嚴重影響植株葉片觀賞性狀。

防治方法:加強環境管理,增強通風,降低發生機率;一旦發生,以藥物防治為主,及時用卉健或阿克泰進行防治,效果明顯。

君子蘭小苗快速培殖技術

4 結語

通過以上的實生苗繁殖及促成栽培技術控制,一般經過10~12個月能夠培育出根系3~6條,葉片4~6片,葉片肥厚,無病斑,健壯的君子蘭小苗,極大加快了君子蘭的培育速度,節約小苗培育成本,培育壯苗,為後期的栽培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大苗及成品花的培育創造良好條件。

相關搜尋

椰磚可以用在君子蘭嗎?
換盆後君子蘭黃葉、死葉
奉勸各位不養「君子蘭」
君子蘭結果後怎麼處理?
君子蘭結果子了怎麼辦?
君子蘭做好3件「小事」
這才是君子蘭健康根系
君子蘭一年能生幾片?
君子蘭馬上就能開滿花
君子蘭依賴「2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