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想種出又粉又甜的紅薯,跟肥料有關係嗎?大家在紅薯種植管理中,有什麼招嗎?


春紅薯在4月20號栽植,10月20號左右收穫,生長期需180天左右;夏紅薯生長週期也要120天左右。由於生長週期較長,想種出產量高,質量好的紅薯,確需採取「多肥並舉」的辦法。

腐熟的農家肥。春節後,農民做的第一樣農活就是挖出農家肥,摻上過磷酸鈣後漚制。因為農家肥在腐熟中,高溫容易使氮元素「蒸發」,磷肥有固氮的作用。

耕地前撒上腐熟的農家肥,可以起到活地的作用,主要作用是農家肥含有紅薯生長過程中,需用的氮磷鉀等各種養分,並且肥效持久。

氮磷鉀複合肥。農家肥雖然優點較多,但也有缺點,即肥效慢,因此,必須施用紅薯生長過程中,需用的養分氮磷鉀補充。因為紅薯在生長前期,即營養生長階段,需用大量的氮元素,使其生根、長蔓,磷元素使根莖粗壯、秧蔓旺盛;後期即生殖生長階段,莖塊膨大需鉀肥助力。當然這些養分在營養生長階段,大都蓄積在了秧蔓中了。

草木灰。起壟前撒上農家肥後,起壟時第一、三犁撒上氮磷鉀複合肥,在耕第二犁時就要撒上草木灰。草木灰不但是最好的鉀肥,它還能在土壤中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因此結出的紅薯又大又光滑。

葉面肥。紅薯在生長後期,由於在陰雨連綿的立秋前,溫度又高,施用的基肥中的養分基本消耗殆盡。但此時逐步進入生殖生長高峰,需用養分較多。如果此時根莖附近的莖葉發黃,為增加秧蔓的生長週期,需及時噴灑尿素溶液補充養分,並噴灑磷酸二氫鉀幫助莖塊膨大。

總之,只有保證紅薯在生長過程中,不缺「吃(肥料)」、不缺「喝(水份)」的情況下,才能結出理想的紅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