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重慶39歲單身程式設計師進養老院療養,和老人一起晒太陽?
答案
近日,重慶一家養老院入住了一位最年輕的住戶,年僅39歲的古先生。古先生是一名網路技術員,患有膝關節滑膜炎,需要長時間療養,由於父母早年患癌去世、自己單身,便進入養老院調養。他早上6點起床,晚上9點睡覺,每天晒太陽、鍛鍊身體,和老人們一起追劇、擺龍門陣,老人們還爭著跟他學習上網和使用手機。一段朝6晚9的生活讓他重回開朗,還胖了一圈。
結合相關資訊,我來談談我對此事件的幾點看法:

程式設計師淘汰率太高了。
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39歲的年齡應該算是青壯年,是中流砥柱承上啟下的年齡,是公司中的骨幹成員。然而對於程式設計師來說,39歲的年齡卻已是絕對的高齡。程式設計師日常工作壓力大工作時間長,再加上科技發展迅速,很多程式設計師到了35歲之後出現了身體上的退化,再加上自己的技術水平逐漸跟不上時代要求,不得不面臨被行業淘汰的現實局面。
不知道新聞中這位的古先生是否也是一位處在退休邊緣的程式設計師,也不知道他對未來又有怎樣的打算,難道他要從39歲開始就開啟退休生活嗎?

如今不少工作壓力太大節奏太快。
新聞中的古先生患有腿部疾病,並且看起來還挺嚴重。然而他在進療養院之前卻抽不出一點時間對自己的身體進行保養。這也反映瞭如今社會中很多處在亞健康狀態的中青年人因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長期在高強度高節奏工作環境中拼搏。
如果整個社會都出現了這樣的情況,我想這就是這個社會的問題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味追求高速經濟發展,卻忽略了以人為本的基本理念。

可以考慮開放養老院給年輕人。
和養老院的其他住戶相比,古先生絕對算得上是年輕人,再加上又從事網路行業,對手機電腦等現代通訊工具都非常精通。老人們和古先生生活在一起,對老人們來說也是一種幫助和提高。而古先生也可以在這種慢節奏生活中得到享受,可謂是一舉兩得。
我想這也是給養老院的經營者的一個啟示,養老院並不是一定要面向老人開放,符合條件的年輕人如果有需求同樣可以被允許在療養院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