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一種叫「酸筒杆」的植物,它有什麼藥用價值呢?
答案
所謂的「酸筒杆」就是虎杖,也有人稱其為「花斑竹」,虎杖入藥能用於多種病症,其藥用價值涉及到的範圍很廣,包括利溼、清熱、活血以及止咳等等。
很多農村小孩從小就接觸虎杖,在春天時找到鮮嫩的虎杖,撕開外皮後就啃起來,那感覺就一個字:酸!正因為有這個特點,虎杖才有「酸筒杆」之稱。

虎杖是蓼科植物
虎杖屬於蓼科植物,這麼算下來的話,大黃也可以說是它的「近親」了,它們都是蓼科大家族中的一員。
虎杖,也就是酸筒杆,為多年生灌木狀草本植物,高度可達1米甚至更高。虎杖的根莖橫臥地下,木質,黃褐色。莖直立呈圓柱形,表面光滑,上面帶有紅色或帶紫色斑點,葉子闊卵形至近圓形。
虎杖多見於我國中部以及南部,生長在農村溫溼的環境中,農村人或許對它就很熟悉了,有的小孩小時候甚至還啃過它的酸杆,一些農村老人還經常到山谷或是溪邊找來當藥材,藥用價值很高。

虎杖的部分功用
我之所以說「部分」,是因為記載虎杖功用的書籍較多,儘管我們的中藥學課本里總結出了幾點,但別的古書又有某些較偏的功用,說部分比較恰當。
先說說利溼,這個作用常和清熱相連,總結起來就是「溼」「熱」和「溼熱」有關的病症會用到虎杖,包括溼熱黃疸、癰瘡、某些結石以及熱毒類病症等等,被水火燙傷時也可以用它調成粉末來外敷。
虎杖還有活血和止咳之功,《嶺南採藥錄》裡記載的「止損傷痛」就屬於「活血」的應用了,因外傷而出現血瘀時可用,在止咳這方面,說得更全一點就是「化痰止咳」,咳嗽痰多時可配伍虎杖來治。

這就是酸筒杆了,因味道酸澀而得名,吃過的人知道它很酸,卻不知道採挖它的根莖,就可以得到一位藥材了,這種藥材就是我們這次介紹的虎杖了。虎杖還有哪些別稱?還有哪些功用呢?知道的朋友可以在下方留言,和大家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