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施肥4大關鍵點,告別燒根、燒苗、死棵病!


俗話說得好,「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科學合理施肥不僅可維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而且還能提高產量、改善作物品質和增強抗逆性。

一、葉面肥的施用三大誤區

只要「化的開」就可以噴施,錯!

有些農民對農作物以及蔬菜進行噴肥時,喜歡好幾種葉面肥加在一起施用,以為種類越全效果越好,不少農民認為無論什麼肥料,只要「化得開」,就可以作葉面肥噴施,其實不然。

如揮發性很強的肥料如氨水碳銨等,如果作葉面肥噴施,噴施後遇到高溫會對作物造成傷害,灼傷葉片,所以不能作葉面肥施用。

而且很多微肥不可與農藥混合施用,酸性化肥與鹼性化肥不能混合噴用,應有針對性、科學地進行肥-肥、肥-藥混配混施,起到「一次噴施,多種效果」的作用,否則會適得其反。

噴施濃度越高越好,錯!

有些農民認為葉面噴肥溶液濃度越大越好,這是不正確的。如高氮水溶肥只宜在1%以下,磷酸二氫鉀也只宜在1%以下,更多的中量、微量元素肥如糖醇鈣肥、糖醇鈣硼肥、糖醇鋅、螯合鐵、螯合銅等都只宜掌握在0.2%以下。

過濃情況下非但起不到噴肥作用,相反會造成作物葉片脫水、枯萎,導致肥害,即類似於藥害、毒害。一般用量以噴至葉片正、反兩面散佈肥液開始下滴為度,肥液過多會導致成本上升,肥料浪費。

作物施肥4大關鍵點,告別燒根、燒苗、死棵病!

任何時期都可以噴施,錯!

有些農民葉面噴肥抓不住關鍵噴施時期,因而達不到預定的效果。有的農戶認為,在植物生長髮育的任何時期、任何時間都可以實施葉面噴肥,其實也不對。

葉面噴肥最好是在作物的生長轉折期進行,每次噴施時間至少間隔20天,一般來說每季作物噴施2~3次。

作物施肥4大關鍵點,告別燒根、燒苗、死棵病!

不同植物、不同肥料葉面噴肥,適宜時期也有一定差異。水稻、玉米、小麥等禾穀類作物,宜在孕穗、揚花、灌漿期噴肥。

大豆、花生、蠶豆菜豆等豆類作物,宜在開花、結莢期噴肥;棉花宜在花鈴期噴肥;鉬肥宜在植物開花前噴施;硼肥和鋅肥則在植物初花期噴施效果最好。

從噴肥時間上講,應在無風的陰天或晴天上午,葉面露水乾後,避開烈日高溫時段,早、晚噴施效果好。

二、如何施用底肥效果更好

從肥料的用量上看,各種肥料作底肥的具體用量可參照當地多年田間肥效試驗結果及目標產量等綜合因素確定。

一般高肥力土壤上氮肥總用量的30%左右作底施,中、低肥力土壤則有50%~70%的氮肥作為底肥,而磷、鉀肥及微肥儘可能一次全部底施。

作物施肥4大關鍵點,告別燒根、燒苗、死棵病!

從肥料品種上看,氮肥中的碳銨,磷肥中的普鈣、二銨、鈣鎂磷肥、三料,鉀肥中氯化鉀硫酸鉀、草木灰,微肥中的鋅肥、錳肥等,都適宜作底肥。

從深度方面講,一般底肥應施到整個耕層之內,即15~20釐米的深度。對於有機肥、氮肥、鉀肥、微肥,可以混合後均勻地撒在地表,隨即耕翻入土,做到肥料與全耕層土壤均勻混合。

磷肥由於移動性差,在底施時應分上下兩層施用,即下層施至15~20釐米的深度,上層施至5釐米左右的深度。

三、果樹施肥的最佳位置在哪裡?

果樹追施肥料,首先要知道果樹主要是靠根系中根毛來完成營養吸收的。

果樹追施肥料,應以樹冠投影邊緣或稍遠處為主,不要離樹幹太近,因為樹幹附近為粗大根,細根和根毛較少,不利於肥料的吸收。

果樹追施肥料,深度掌握如下的原則:根系分佈深的果樹要適當深施,反之淺施;有機肥分解較慢,但供肥期較長,可深施,化肥移動性大,可淺施;如給梨樹等深根性果樹,施用有機肥料,深度應為40~60釐米,而給李樹等淺根性果樹施有機肥料,深度應為30~40釐米。

作物施肥4大關鍵點,告別燒根、燒苗、死棵病!

施肥後可噴施新高脂膜提高肥效。

果樹追施肥料,對封行或密植的果園,可在行間、株間淺施,最好不傷或少傷大根,這樣才能充分發揮肥效,提高肥的利用率,達到增產增收的目的。

四、果樹施肥4大定律

選肥要對「胃口」

通俗地說,果樹施肥猶如人吃飯,配肥師相當於烹飪大師。如果因某種肥料施得太多或偏少而「倒胃口」,樹體就會出現虛旺或偏弱等「亞健康」狀態。

全營養平衡施肥要著力補充果園嚴重缺乏的有機質、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為根系生長創造一個良好的立地條件。因為有機肥是土壤的「存摺」,在沃土養根、提高化肥利用率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有機肥以海潤芬這樣的商品有機肥最佳,腐熟的純雞糞、羊糞、油餅、沼肥次之,豬糞、牛糞、農家土糞等再次。

化肥要根據果樹不同品種對不同養分的需求,需啥補啥,合理配方。通過大量田間試驗確定出不同果樹氮(N)、磷(P2O5)、鉀(K2O)的合理配比如下:

蘋果1:0.6:1、葡萄1:1.41:1.25、梨1:0.21:1.02。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蘋果、梨全年生長髮育對「氮、磷、鉀」三要素營養雖然呈現出「高—中—高」的需求特點,但秋施基肥應施入全年磷肥總量的80%以上,因為秋季是根系全年生長高峰期,磷是生根養分,全年平穩供應。

作物施肥4大關鍵點,告別燒根、燒苗、死棵病!

施肥要在「飯點」

同樣的飯,吃在飯點人就感覺舒服。錯過飯點,人就覺得難受,植物也同樣有「飯點」

秋季正值果樹全年根系生長高峰期,根系吸收和合成的營養物質主要用於貯藏,對來年萌芽開花座果和新梢生長都有重要作用。因此,同樣的肥料施在9-10月份,就是金銀般的價值:施在落葉後和來年春,就會貶值。

肥要喂在「嘴裡」

人靠嘴吃飯,樹靠根吃肥,根的嘴在梢端,把肥料施在果樹吸收根的集中分佈層,才有利於根系吸收。

一般仁果類及核果類果樹80%的吸收根主要集中分佈在樹冠外圍枝的垂直投影下10~50釐米的土層內,這就要求本區域應施入總肥量的80%。幼樹和初結果樹以環狀擴盤施入最好,盛果期樹可採用放射狀溝施與全園撒施交替使用的方法。

作物施肥4大關鍵點,告別燒根、燒苗、死棵病!

借墒施肥「不幹吃」

肥料施足了,若土壤墒情不好,根系仍然吸收不了。因為施入土壤中的各種化肥本身沒有生命、不會運動,只有溶於水中,才能被根系和葉片吸收利用。

同時,果樹當年吸收積累貯藏的營養多少還與地上部分枝葉的蒸騰拉力有很大關係。利用早秋葉片蒸騰拉力大和墒情好的優勢,施肥後葉蒸騰就能從地下吸收大量的水分和養分,樹體養分積累就多。

否則,肥料有效成分再高,不能溶於水和沒有功能葉,肥料就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廢銅爛鐵,這就是借墒施肥「不幹吃」的道理。

「關注我們」

HELLO IN July

相關搜尋

「紅蜘蛛」對於作物的危害
為農作物提供「綠色氮肥」
把握3個關鍵養護步驟
種菜的澆水與施肥學問
作物根系不良、長勢差
我怕是要告別養花界了
常見6種錯誤施肥方式
枝繁葉茂告別黃葉落葉
養好根是豐收的關鍵
平衡三要素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