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山上遍地是它,如今搖身一變成高檔花卉,而且還能入藥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總有些植物默默地生長,雖不如花卉豔麗奪目,但卻表現著頑強生命力,讓人發現它們的美。

昨天去逛花市的時候,就看到了曾經在山上到處都是的虎耳草,可能很多人平時都不注意,沒想到現在它搖身一變,成了高檔花卉,還不便宜呢。你看,這樣養,是不是給人一種買不起的樣子了?我覺得有必要了解一下它,它不僅可以做觀賞植物,而且還是一味藥呢,可比車前草還價值高呢。

曾經山上遍地是它,如今搖身一變成高檔花卉,而且還能入藥

虎耳草的形態

虎耳草的名字來源於它的形態,形似老虎的耳朵,有著自然的美感,被稱為「虎耳草」。可能因為人們發現它的葉片確實有些像虎耳的形狀,這種取名方式簡單直白,容易讓人聯想到植物的形態特徵。形名相符,令人留下深刻印象。

曾經山上遍地是它,如今搖身一變成高檔花卉,而且還能入藥

虎耳草的藥用價值

虎耳草雖然被稱為「草」,卻有著出乎意料的藥用價值,全株都可以入藥,屬於微毒植株。這種草味道略顯苦澀,但卻有著清熱祛風的功效。這樣的發現讓我們不禁對這種平日裡容易被忽視的植物多了一份關注。原來,這看似平凡的植物也有著它的價值和作用,或許是我們未曾發現的驚喜。

在古代醫藥著作《本草綱目》中,對虎耳草的藥用功效有所記載,這也印證了它的價值。雖然它可能不如一些知名草藥那樣家喻戶曉,但我們可以逐步瞭解它,發現它的美麗與價值。

曾經山上遍地是它,如今搖身一變成高檔花卉,而且還能入藥

如今,虎耳草居然搖身一變,成為了高檔觀賞植物,那麼,我們可以學習一些養護與繁殖方法,一盆變多盆,養在家裡美觀又養眼。

虎耳草的繁殖方法

虎耳草有兩種常用的繁殖方法,一是通過播種,二是通過分株。想要一次性繁殖數量多 ,就選擇播種的方法。尤其是現在還有一些進口的虎耳草,也很漂亮,值得去嘗試。

曾經山上遍地是它,如今搖身一變成高檔花卉,而且還能入藥

播種是常見且簡便的方法,只需選好優質種子,準備好排水性強的土壤,進行適時的播種,很快就能見到小苗破土而出。這種方式簡單易行,而且數量多,適合新手嘗試。

而分株法則需要選取生長良好的母株,將它的枝條剪下,埋入土壤。一般在春秋兩季,這種方法更容易成功。分株法相對播種而言,速度稍慢,但同樣適用於家庭種植。

曾經山上遍地是它,如今搖身一變成高檔花卉,而且還能入藥

虎耳草的養護

注意控制好水分:虎耳草喜歡溼潤的環境,但怕積水,因此我們要注意保持土壤微溼,避免長時間高溼潤狀態。夏季要及時補充水分,冬季則需謹慎澆水,避免長期無陽光,以免造成徒長。

曾經山上遍地是它,如今搖身一變成高檔花卉,而且還能入藥

合理的施肥:可以選擇腐熟肥或綠植專用複合肥,但要注意稀釋使用,避免高濃度肥料對植株造成傷害。合理施肥不僅能為虎耳草提供養分,也可促進植株的生長,葉片更大更圓潤。

土壤的選擇:可以將河土、泥沙、腐葉等植料混合在一起,以保持土壤的肥沃和透氣性。儘管家庭種植條件有限,但選用疏鬆、排水性好的土壤能夠助力虎耳草的健康生長。

曾經山上遍地是它,如今搖身一變成高檔花卉,而且還能入藥

對於這種雖不引人注目但卻有其特殊之處的虎耳草,我們應該更加了解和珍惜。它的名字、形態、藥用價值,都為我們提供了發現和體驗美的機會。同時,適當的繁殖和科學的養護,也能讓虎耳草在我們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相關搜尋

如今2年過去她還好嗎?
短日照花卉---波斯菊
為何如今卻銷聲匿跡了?
如今為何「無人問津」?
到如今被很多人「棄養」
4種跌下「神壇」的花卉
如今為何在農村消失了?
如今逆襲成「養生菜」?
為何如今卻「無人問津」
如今大量出口很「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