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無人問津的「野草」,今日萬元一斤成「貴族」,這種植物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
我國地大物博,每個地方都有著獨特的風土人情,而這樣的多樣性也體現在生活方式上。就比如南方的植物和北方的植物很多都不同。
去年,福建山區的一位朋友寄來了自己家的紅菇、野生的菌菇,還有幾株「野草」,讓我栽在花盆裡養護。她說這種草可貴了,山上野生的已經很少了,一般看到的都是人工培育的。
這種「野草」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金線蓮。她也是聽務農的爸爸說,幾十年前,山上這種草多的是,沒啥吃的時候,會挖一些回來充飢。
那麼,這個曾被稱為「野草」的金線蓮究竟為什麼身價這麼高呢?
在南方的大山裡,金線蓮是一種異常特殊的植物。它的葉片上佈滿著金色紋理,獨特的外觀讓它在山上十分顯眼。
這種植物屬於蘭科,被人們俗稱為金線蘭。它的葉片呈卵圓形或卵形,紫色或黑紫色的葉片上鋪滿金光閃閃的網脈,讓金線蓮在山野間十分容易辨認。
這種植物分佈廣泛,常見於闊葉林和山谷的潮溼區域,幾乎漫山遍野都是。在幾十年前,金線蓮並未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因為到處都是,就沒有什麼稀奇的了,甚至被一些農村的窮人當作野菜,用以填飽肚子。
在上個世紀的80年代,金線蓮的收購價值僅為幾塊錢。然而,到了90年代,人們知道了金線蓮有很高的藥用價值,這種植物的價格迅速飆升,一度成為市場的香餑餑。
現在,它的價格更是穩定在一萬元一斤,甚至有的野生品質好的售價更是高達兩三萬元一斤,就連人工培育的也要1000多塊一斤。
這個曾經被許多農民當作「窮人野菜」的植物,是如何經歷瞭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金線蓮之所以能夠在市場上價格飆升,源於它的獨特之處。在上個世紀80年代,科學家們發現金線蓮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包括氨基酸、有機酸、多糖、黃酮及苷等,還具有顯著的藥用價值。在中藥領域,金線蓮成為備受重視的存在。
從營養角度來看,金線蓮不遜色於一些高鈣蔬菜,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成分。這個曾經在山中隨處可見的野菜,竟然在營養和藥用價值上超過了許多常見的蔬菜,甚至具有更強的利用率。福建的朋友說,她們那邊會用金線蓮來煲雞湯等。
金線蓮的價值逐漸被認可,金線蓮的價格在90年代迅速攀升,至今仍在不斷上漲。
可能曾經把金線蓮當做野菜來充飢的人怎麼也想不到,為何金線蓮從曾經的農村野菜變成了現在的身價倍增的「珍品」?
由於金線蓮價格高昂,大量人湧入山中採摘,導致野外的金線蓮逐漸減少。直到2021年,國家為了保護野生的金線蓮,將它納入了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的行列,以減少人們採挖。所以,現在即便你在山上看到了野生的金線蓮,可別隨意採挖哦。
儘管有人開始人工培育,但由於金線蓮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較高,人工培育的難度較大,產量也有限。雖然人工養殖有一定的產量,但質量與野外生長的金線蓮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朋友寄給我的金線蓮也沒能存活下來,很是遺憾。
由此可見,金線蓮的身份變遷,既受到市場的驅動,也受到自然環境的制約。
金線蓮的身份變遷,既是市場的推動,也是科學認知的提升。在追求利潤的同時,更需要思考如何在保護自然資源的前提下發展產業。通過科技手段的應用,或許能夠在人工培育中找到與野外生長相匹敵的品質,實現金線蓮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