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4700 餘年歷史的「中國草」,堅韌千年不爛,如今卻淡出了視野了


在中國,有一種曾經被人們熟知的植物,名叫苧麻。它曾經在南方廣泛生長,很常見,可是如今,你可能很少能聽到有人提起它。曾經茁壯生長的苧麻如今已然銷聲匿跡,成了荒野中的野草,幾乎無人問津。

有4700 餘年歷史的「中國草」,堅韌千年不爛,如今卻淡出了視野了

這種植物不僅僅是一種草木,它蘊含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據史料記載,苧麻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商周時代就已經有了苧麻的種植記錄。實際上,根據考證,新石器時代就已經有細麻繩了,距今已經有4700多年的歷史了。

有4700 餘年歷史的「中國草」,堅韌千年不爛,如今卻淡出了視野了

而在《詩經》中,也有不少關於苧麻的記載。它曾是農村家家戶戶熟悉的植物,老人們常常在太陽下剝麻、梳麻,這一景象隨處可見,彷彿是生活的一部分。然後把它搓成麻線,用來納鞋底,可能這是70年代珍貴的回憶吧?

有4700 餘年歷史的「中國草」,堅韌千年不爛,如今卻淡出了視野了

苧麻之所以備受人們喜愛,不僅是因為它的纖維細膩柔韌,被譽為「天然纖維之王」,製成的衣物涼爽透風,耐用結實,在夏季備受歡迎。尤其是那種經過幾千年儲存依然不腐爛的夏布,更是讓人歎為觀止。而且,苧麻的嫩葉還可以食用,不僅口感鮮美,而且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如粗蛋白、粗纖維、鈣、磷、維生素等,適合餵養畜禽。

有4700 餘年歷史的「中國草」,堅韌千年不爛,如今卻淡出了視野了

除了在紡織和飼料方面的作用,苧麻的根和葉還具備藥用價值。根可用作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之用,而葉則可以外敷治療蛇蟲咬傷、外傷出血等疾病。苧麻甚至可以從種子中榨取油脂,用於工業或食用,可謂是一物多用。

有4700 餘年歷史的「中國草」,堅韌千年不爛,如今卻淡出了視野了

即便苧麻優點多多,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苧麻逐漸銷聲匿跡,主要原因在於它複雜的加工過程。收割後的苧麻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浸泡處理,然後經歷剝麻、漂洗、績麻、成線、絞團、梳麻、上漿、紡織等十幾道工序,方可得到可用的苧麻。這一複雜的加工過程導致越來越少的人願意從事苧麻的種植和加工。

有4700 餘年歷史的「中國草」,堅韌千年不爛,如今卻淡出了視野了

另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型的布料和材料層出不窮,人們更傾向於選擇柔軟舒適的替代品,導致人們對苧麻的需求逐漸減少,苧麻也就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了。如今,很少有人願意學習苧麻加工的技藝,更少有人願意種植苧麻。隨著苧麻的逐漸淘汰,它已經淪為了一種無人問津的野草,幾乎被人們視作雜草清理。儘管苧麻的生命力十分頑強,看到它,但對大多數人來說,它只是一種毫不起眼的草而已。

有4700 餘年歷史的「中國草」,堅韌千年不爛,如今卻淡出了視野了

儘管苧麻在主流市場和應用上已經被淘汰,但它以一種環保的方式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中。然而,大多數人對苧麻並不關注,也沒有人願意收購,畢竟現在已經有了更多的替代品。儘管如此,苧麻作為一種具有豐富歷史和文化內涵的植物,值得我們去了解和尊重。

有4700 餘年歷史的「中國草」,堅韌千年不爛,如今卻淡出了視野了

或許,在現代化的浪潮下,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苧麻,挖掘它在當代社會的新用途和價值。畢竟,曾經輝煌的苧麻,儘管銷聲匿跡,但它的歷史與文化的價值,卻永遠不會消失。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可以重拾對苧麻的關注與熱愛,讓這種植物重新煥發生機,綻放出新的光彩。

相關搜尋

如今2年過去她還好嗎?
如今逆襲成「養生菜」?
為何如今卻銷聲匿跡了?
如今為何「無人問津」?
為何如今卻「無人問津」
如今大量出口很「值錢」
到如今被很多人「棄養」
為何如今屢屢遭人嫌棄?
如今卻為何「無人問津」
如今被我扔在了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