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用水泡多久才可以上盆?有哪些注意事項?文中分享的很詳細!
水仙又叫天蔥、雅蒜,也有人叫凌波仙子,屬水仙科水仙植物,原產於我國,主要分佈在福建漳州、廈門以及上海崇明島。總是聽人說水仙開花有毒,其實水仙開花時是無毒的,只是不要誤食水仙的鱗莖,就不會發生中毒,所以儘管放心的養植,不過,最好不要擺放在臥室養植哦。
養植水仙花有幾年了,每次都怕傷到花芽或者葉芽,總是小心翼翼的拿刀劃幾道口子,算是「雕刻」了,而對於真正的雕刻,還真是沒有嘗試過。所以,在每次劃幾道口子之後,只是用清水沖洗一下汁液,就上盆了。水仙進行雕刻了的情況下,最好是用清水泡12小時,之後用清水洗乾淨汁液再上盆。雕刻水仙會提前花期,但是花期會縮短,所以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是否雕刻。
水仙在養植之前,最好先泡一下矮壯素,就是自來水與矮壯素配比成1:1000溶液,浸泡24小時,讓水仙的葉片緩慢生長,葉片更寬厚,控制株型不要太高,以免出現倒伏。
養植水仙注意事項
養植水仙的三要素是:光照、水以及溫度,這三要素把握好,水仙開花無壓力。
- 充足的光照:水仙花喜陽光充足的環境,白天一定要擺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養植,每天光照不少於6小時,光線不足或者過於廕庇,水仙的葉片會徒長,可能長成大蒜苗了,還不見花苞,而且徒長之後很容易倒伏,影響觀賞價值。花期的時候,光照充足,花色鮮豔,花型漂亮。
-
換水及水質:剛水培的水仙,需要每天都進行換水,等根系長得差不多了,延長換水週期,可以每週換2~3次。出現花莖之後,可以每週換1次水。水培水仙的水質,最好將自來水放置一天之後再換水,既讓水中的雜質沉澱,也讓水溫接近環境溫度,不會刺激到水仙的根系。北方室內有暖氣,溫度高,空氣乾燥,經常向水仙的葉片噴水,以免出現黃葉,開花時不要噴在花朵上。另外,換水時要注意不要碰壞水仙的根系和花莖。
- 養植水仙的溫度:最適宜水仙生長的溫度在10℃~20℃,最低不能低於0℃。室內溫度過高,通風條件差,水仙會徒長,需要晚上放在溫度低的地方,與白天的養植溫度形成較大的溫差,水仙的生長速度會變慢,防止長得太高出現倒伏。花期時溫度保持在12℃左右,可延長花期。
- 不需要施肥:水仙花是不需要施肥的,實在想施肥,可以在花期施1次稀薄的磷肥,促進花朵花色。
病蟲害防治
水仙發生病害時會危害水仙的葉片和莖部,影響水仙開花。常見的病害有褐斑病、葉枯病,發病時可噴灑百菌清或者多菌靈溶液防治,每週噴一次,噴3~4次見效。
水仙常見的蟲害有刺足根蟎,受到蟲害嚴重侵擾時,莖葉會枯萎,可以用三氯殺蟎醇溶液或者苯菌靈溶液將水仙鱗莖浸泡半小時。
結語:水仙在上盆之前,如果進行雕刻了需要浸泡12小時,浸泡的目的是把水仙鱗莖裡的營養物質泡出來,不至於生長的太快,但不需要48小時那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