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幹冬溼年,稻穀滿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民間流傳著很多諺語,這些諺語,都是我們祖先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得出來的,不過不同的地方諺語也不同,就比如這「幹冬溼年,稻穀滿田」,在不同的地方,諺語的說法也不同。因為有的地方就說「幹冬溼年,無水耕田」。那這句諺語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呢?

農村諺語「幹冬溼年,稻穀滿田」是什麼意思?
容姐是河北石家莊晉州農村人,在我們這裡,也有「幹冬溼年」的說法。而且還有「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的說法」,意思是說,如果八月十五陰天,那麼來年的正月十五就會是下雪。
容姐這裡說的「幹冬溼年,稻穀滿田」,溼年大家都容易理解,就是過年下雪下雨,給人溼漉漉的感覺。而幹冬在一些朋友眼裡就認為是冬天乾燥,其實這裡說的幹冬並不是說的冬天,而是說的冬至。那麼現在我們就容易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也就是說,如果冬至這一天是晴天,那麼過年就是容易下雨下雪。

稻米滿田,就是豐收的場景,因此有的地方也說「幹冬溼年是豐年」,還有的地方說「幹冬溼年,採竹編籃」,再有的地方說「幹冬溼年,有水耕田」,通過這幾個農諺,讓我們瞭解到,如果有「幹冬溼年」,來年就會莊稼大豐收。
「幹冬溼年,稻穀滿田」有道理嗎?
「幹冬溼年,稻穀滿田」的說法,是來源於,古代冬至測天氣的結果。在古代科學不發達的時代,人們測算天氣,一般是來自諺語,或者是根據冬至這一天的天氣測算推理出來的。

如果說到這句諺語有沒有道理?容姐也只能說,古代的諺語,畢竟沒有今天的氣象衛星那樣準確,而現在的氣象衛星,有的時候,也會出現不太準確的情況,更何況是古代的諺語呢?
這句諺語,雖然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說法,也只能說是,不同地方的氣候不同,所以諺語也不同吧。就好比容姐這裡有「穀雨前後,種瓜點豆」的諺語,而在南方地區,則是「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了。所以在有的地方,就會出現「幹冬溼年,無水耕田」的說法了。

農村諺語「幹冬溼年,稻穀滿田」,說的是如果冬至是晴天,那麼春節的時候就容易是下雨下雪,在這種情況下,來年的稻穀莊稼就會是大豐收。這些諺語是我們祖先經過長期的勞動實踐,得出來的,在一些地方,應該還是比較實用的,因此可以說是有一些道理的。不過在不同的地方,就會有不同的諺語說法。你們那裡怎麼說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