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施用肥料,原來還真有一套方法!今天終於明白了
農業生產中,很多人不會科學施肥,存在比如只施用單一肥料,不同肥料間形成拮抗等問題,導致作物對肥料的吸收並不充分,甚至造成了肥料的浪費。施肥也要講究科學,科學施肥不僅可以降低投入成本,還可以促進生產。今天就帶大家瞭解一下科學施肥的7大方法。
方法一:平衡施肥
對作物偏施或多施單質肥料,不僅造成了肥料浪費,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容易導致其他營養元素缺乏。
在小麥、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上,農民常偏施氮肥,造成作物旺長或倒伏;由於硝酸根離子與磷酸根離子之間存在拮抗作用,施用硝態氮肥時,應重視增施磷肥。
作物缺磷時,由於過量施用磷肥而誘發作物缺鋅是典型拮抗作用。
在果樹、蔬菜等經濟作物上,鉀肥施用過多,往往會導致作物缺鎂、缺鈣。
施肥時,要根據農作物需肥結構和土壤供肥能力,做到「量出為入」,保持營養元素平衡。

方法二:施用專用肥
相對單質肥料,作物專用複合肥或復混肥營養元素的比例比較適當。因此,施肥時應以專用複合肥為主,以單質肥料為輔。
如果沒有作物專用肥,對於果樹或以塊莖、塊根為收穫物件的蔬菜等需鉀量大的作物,可在通用複合肥的基礎上,再適當增加單質鉀肥作補充。
方法三:施用有機肥
有機肥是全面均衡營養的肥料,不僅含有植物必需的大量、中微量元素,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養分。有機肥施入土壤後,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狀況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強土壤保肥供肥能力和緩衝能力,為作物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
同時,有機肥和化肥合理配合施用,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有利於作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緩衝或減少養分之間的拮抗作用。
一定要施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的有機肥產品。發酵不完全的、原料來源不明的有機肥,產品質量問題大。
比如,肥料產品中鹽分、激素、抗生素、重金屬和大腸桿菌超標,施用後易在根系附近二次發酵燒根,引發根系發黑、根系腐爛,葉片發黃、落葉,枯樹、樹勢衰弱、死樹的現象。

方法四:合理選擇肥料形態
近些年,國內肥料廠家對螯合劑及其產品研發進行了大量的投入,已經擁有自主研發生產螯合態營養元素的能力。國產螯合態營養元素的上市,給作物增產提供了很大幫助。
目前,國內市場上由腐植酸類、氨基酸類、甲殼素類、海藻酸類等配製而成的有機無機液態肥,在作物上的效果明顯,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質量各方面均可與國外同類進口產品相媲美。
鐵、鋅、錳和銅最好使用螯合態肥料,這樣就可以與其他元素一起施用,同時避免相互之間發生拮抗作用。

方法五:改變施肥方式
鋅肥和磷肥若混施,必然會產生「相剋」。因此磷肥應作基肥施用,鋅肥應作追肥,避免磷肥和鋅肥一起施用。
氮磷鉀等大量元素肥料應以根際施肥為主,氮鉀肥可採用撒施的方法,磷肥可採用集中施肥的方法。
微肥應根據缺乏程度不同採取葉面噴施並結合根施的方法;還可採用拌種、浸種、蘸根等方法使微量元素侷限在根部這一較小的範圍內,儘量不與大量元素接觸。

方法六:根據土壤特性施肥
在缺鉀的砂性土,氮肥與鉀肥應配合施用,但鉀肥一次施用不能過多,因為鉀離子對鈣、鎂和銨的吸收也會產生拮抗作用,會引起作物缺鈣、缺鎂。在酸性土壤上氮肥施用不宜過多,否則作物吸收銨離子濃度較高時,吸收鈣離子就困難。有些蘋果產區發生的苦痘病,就是由於氮肥施用過量而引起的鈣缺乏症。
蘋果吃完核都扔了?太可惜,丟盆裡10天長成小盆栽,人人喜歡!
方法七:改良土壤
通過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狀,構建作物生長的適宜環境。農民喜歡在酸性土上施用石灰來改良土壤。但是,石灰不能過量或連續施用。如果石灰施用過量,則可能誘發作物缺硼、缺鎂、缺磷等問題,這在果樹(如柑橘、香蕉)、蔬菜(如辣椒、西紅柿、黃瓜)和其他作物(如棉花、油菜)上常有發生。
對於南方較為貧瘠的酸性紅壤,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通過施用生物炭(主要由作物秸稈等製取)進行改良。同時,生物炭還可以提升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活化養分離子、吸附有毒金屬離子等,不僅能增加作物產量和品質,還可減少養分淋失、提高養分利用率。
內容來源:中國好農資
(農林衛視新媒體整理髮布,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