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樹樁盆景中「根」的重要性——「根如何造型」
這是一期超長文章,為了方便閱讀,我把文章分割成六個篇章,分別是「根的美學要求」、「根的型別」、「根的培養」、「根的造型」、「根與盆景快速成型」、「根的觀察」。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我免費訂閱我的文章即可及時接收到我的作品推送,謝謝。{另重要通知:由於平臺不給推薦量,很多讀者轉發、點贊也不踴躍,本人即將失去創作動力,後續可能隨時停止創作,見諒}。

有不少盆景藝術實踐家和理論家,在樹樁盆景的創作和理論研究中,往往偏愛乾和冠,落了根,這是不公平的。根是樹樁生命整體和藝術形象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既有科學性,又有美學意義。重視根並下一番功夫,對豐滿樹樁盆景藝術形象,提高審美價值將產生極為重要的作用。
《根如何造型》
自然樹樁從野外採挖回來,栽植前都要進行根部修剪,大致確定了根群的分佈、走向和範圍,經過養坯,大部分形成較好的根系。但仍是材料,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還需要經過技術處理和藝術加工。通常要做這樣幾件事:
(一)矯正。根的自然生長從來不聽人的指揮,出現了許多「生理缺陷」,需要人工加以矯正。如偏根復位、彎根取直、直根作曲、嫩根變老、粗細調整等。比如,一株樹樁適宜輻射型,卻只三方有根,一方無根而成偏根,就要用金屬絲綁紮臨近的根拉到無根的一方,再逐一糾偏調整過來。可以用自制V字型鐵絲扣,把調整過來的根逐一固定在土壤中,把偏根矯正成輻射型根群。有的樹樁大部分根都是水平自然分佈,其中有的根彎拱突出盆面很高,與整個根群不協調,又不可剪除,就要用金屬絲結紮取直伏貼盆面,與群根相一致還有的樹樁,大部分根蒼勁虯曲,其中有幾條細嫩平直,甚為礙眼,就必須把這幾條根作彎扭曲、破皮,癒合後,就與整體取得了統一。也有的根群,有一條根特別粗壯,可用利刀從中間切開,一分為二或一分三,來個大改小,切開處夾一石塊,使之變細分開,既調整了位置,根之間的粗細懸殊也得到解決。

(二)清理,指對根盤的整理,達到理順秩序,恢復自然梯級的目的,盆景翻土時,首先要進行根盤整理,剔除舊土,修剪病、枯、老根,疏剪過密的根,截短過長的根、徒長根和過於強壯的根,理順糾纏交結根系,給根部來一次大掃除根形需要,循其自然長勢予以理順。栽植固定時,象枝條分佈那樣,按大根、次根,小根,鬚根的次序分佈土中,靠近幹基的幾條大根要清楚,有礙觀賞的次根小根都要剪除,大根和部分次根突出醒目,這樣的根部就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三)定位,指根的分佈和走向,分佈要勻稱,走向應合理,不同的根形有不同的分市和走向,還應服從盆景造型的需要,而不能憑自己的虛構,一般應維待根自幹基向四方自然延伸,但自然的不一定都是美的。對那些分佈和走向不合理的,作一些調整也是必要的,通常只作小角度的調整,一般不超過45°,在維持和保留自然野趣的前提下,使每一條根都有自己合適的位置。定位不可程式化,應根據樹樁造型和藝術形式的需要而定,例如大懸崖,就應確定二三條大根,在樹冠反方向懸根入地,牽拉樹身,與樹冠反方向用力,形成對立的統一,在視覺上和心理上產生平衡重心的穩定作用,險中見穩,發揮很好的藝術效果。

(四)造型。根的造型指對根形的加工和根表的處理。前面已經說過,根是個重要的配角,根的造型必須為整個樹樁造型服務,不可搞得太複雜,避免本末倒置喧賓奪主,以簡潔、得體、合用為要,這是根造型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根形加工是為了表現根的古老粗壯、蜿蜒起伏的藝術效果,更好地襯托樁景形象。其做法可用金屬絲綁紮成所需要的形,養護期間隨時摘除根上長的萌櫱和小根,經年基本定型,可拆除金屬絲,為了表現根的古樸蒼勁,順其自然形成紋理、裂痕,不足的地方,施以刻傷、破皮、扭旋、致腐等技術處理,經過癒合和風吹日晒,使人為變為自然,可以收到預期的好效果。

為了使根形、根表富有變化,根群就位以後,可在根與根之間自然散置一些石塊,使根在石隙生長,不久提根剔土略加整理,根形根表就顯示出古樸道勁的自然美態。
根的粗細應力求符合自然規律,與乾和幹相協調為度。根據對眾多名家作品的實物測量,輻射型根平均每條大根的直徑約為幹基直徑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左右,根多則細,根少則粗,看來這個比例較為合宜。過去曾有人提出「根直徑為一釐米左右為好」的統一尺碼,似乎機械了些。還是以幹基為前提,基粗則根粗、基細則根細比較科學些,這樣才不致僵化,為根的造型開闢了廣闊的天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