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都是寶的向日葵,是從哪裡來的?它的馴化史要從3000年前說起
作為一種古老零食,葵花籽可謂是廣受中國人的喜愛。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食用向日葵的主要生產國,而向日葵的種植區域也遍佈於北方的10個省區,其中向日葵種植面積最大的省就是內蒙古自治區了,它幾乎佔據了全國向日葵種植總面積的75%。中國人喜愛向日葵,不僅把它當成一種單純零食,還會將其加入菜餚之中,甚至作為一些糕點中不可或缺的原料,不過向日葵這個東西並不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向日葵真正的故鄉其實是在北美地區,具體一點來說就是現今美國的東南部地區。

說到向日葵的馴化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
最早的野生向日葵與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向日葵是有很大差別的,野生的向日葵有很多的分支,每一個分支上都會開出一個比較小的花序,顏色偏向紫紅,結出的果實也要比現在的葵花籽小很多。後來,古印第安人開始著手馴化這種植物,不知道經過了多少代的選育,向日葵逐漸產生了變化,雖然分支依舊存在,但分支不再開花,每株向日葵只開一朵花,花也變得大了許多,舌狀花的顏色也由紫紅慢慢變成了黃色。

什麼是舌狀花呢?
我們所見的向日葵花盤實際上是由多朵花聚集而成的一個頭狀花序,頭狀花序上分為舌狀和管狀兩種瓣形的花朵,其中舌狀花就是花盤外圈類似花瓣的物體,而管狀花則位於花盤的中心,舌狀花不結果實,而管狀花則可以結出好吃的葵花籽。在15世紀末的時候,西班牙人登上了美洲大陸,這種被古印第安人馴化過的向日葵一下就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不過西班牙人並不是看上了葵花籽的美味,而是被向日葵美麗的外表所吸引。

於是向日葵就被帶回了歐洲,很快就成為了一種風靡歐洲的觀賞花卉。
不管是什麼東西,只要時間一長,人類就會產生一種疑問:能不能吃?於是在18世紀初,歐洲人開始嘗試使用向日葵的花朵來製作涼拌菜。不久之後,向日葵又被傳到了俄國,而俄國人首次對這種植物進行了大田種植,並且發現葵花籽是一種可以用來榨油的原材料,於是俄國人建立了葵花籽榨油工坊,並在隨後的一個多世紀中不斷進行選育,最終培育出了多種盛產油的向日葵品種。

向日葵是何時傳入我國的呢?
關於這個問題很難找到確切的記錄,但向日葵這種植物出現在文獻中最早是從明代開始的,不過這種植物最開始的名字並不是向日葵,它有過很多名字,比如向日菊、迎陽花、西番菊等等,它真正被定名為向日葵大概是在明末時期。向日葵最初傳入我國時,其實也是作為觀賞植物進行栽培的,直到清朝嘉慶年間才有了關於葵花籽的食用記錄。

向日葵可謂全身都是寶。
它的花盤極具觀賞價值,而葵花籽又是一種廣受大家喜愛的零食,並且還可以用來榨油,就連向日葵的莖也可以用來做菜,又或者製成飼料餵養牲畜。向日葵的品種很多,不同的品種擁有不同的用途,比如適合用來食用的品種就與適合用於榨油的品種不同,而在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就是用於食用的向日葵品種。向日葵之所以得名向日葵,是因為它的花盤會追著太陽轉,而追著太陽轉的原因是它的根莖部含有一種避光的生長素,當遭遇陽光時會躲避在背光的側面,於是花盤就對著太陽了,不過當葵花籽成熟之後,花盤便不再轉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