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露臺上晒麻辣香腸,晒被子,晾衣服。它又馬上變身定製小菜園了
後門外露臺如何歸置,成了老媽一直以來的心病。當初想要用玻璃全封起來,老媽說,那樣的話,夏天晒死人,冬天凍死人,還遮擋屋裡的光線,不好。給一票否決了。所以也給一直擱置下來了。不過,這幾年,這個不到3米寬、10米長的露臺,發揮的作用可不小呢!
孩子可以隨時在外面跳繩,而不需擔心下面投訴擾民。她還可以和隔壁家的狗狗——小黑一起玩耍。冬天的大雪,她可以不出大門,就可享受打雪仗的快樂,還愜意的躺在厚厚的雪地上,耍賴不起來。疫情來臨的時候,家家足不出戶,我們還是可以偶樂到露臺透透氣的。
最優秀的一點就是,可以隨自己的心情晾衣服,晒被子。被子上陽光的味道,助眠了多少個愉悅的夜晚。上午洗的衣服,到半下午就會全乾了。再也不用擔心溼溚溚的衣服搭在陽臺上,幾天收不進來,屋裡都瀰漫著潮溼的味道。
對於老媽來講,她認為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多放東西。過慣苦日子的老人家,一出門,只要看到路上有空瓶子、紙殼子,是一定要撿回來的。多少次告訴她不要這樣,不缺這口吃的。老媽總是嗔怒道:「才吃了幾天飽飯,就忘本了?」好嘛,一說一個大家都不吱聲。算了,她高興就好。
電風扇髒了扇葉全是灰塵?不用擦不用拆,兩三下就能快速清理乾淨
所以,更多的時候,看到的是,原本應該放空調外機的兩個小閣間裡放滿了成捆的紙殼子和瓶子。有時候,已經放滿了,還沒來得去賣掉,老媽又揹回來一些,就碼好直接放在露臺上。
每逢下雨的時候,家裡總會有人衝出後門,去撿拾放在外面的衣物和鞋子,還有排得整整齊齊正在晒日光浴的香菇之類的乾菜。形成的習慣是,每天晚上放學回家,孩子總要去外面看看有沒有東西在外面。她記得,衣服和鞋子是斷然不能在室外過夜的。姥姥的教誨可不能忘。
漸漸地,老媽覺得這個露臺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前些時日,她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些黃土,每天吭哧吭哧背上來幾袋,一週時間,就背上來一大堆,把用木板擋好的長方形池子給填滿了。要種什麼呢?老媽暫時還沒想好,乾脆先這樣吧!馬上天更冷了,還不如先撒上些麻糝餅,把地先養養呢!
孩子和我都是吃蔥達人。特別是蛋炒飯里加上多多的蔥碎,那可是太美味了。正發愁沒地方放蔥呢,這個小小的菜園就派上大用場了!
這一大早,老媽就拿著鏟子,在小小的菜園裡面挖呀挖呀挖,挖出一道深深的溝,把白白胖胖的大蔥排隊放進去。老媽說,吃一棵拽一棵,和新鮮的口感一樣呢!只要在天冷的時候蓋好,大蔥既不會凍傷也不會幹癟。老媽一臉的自豪。



好了,到了該灌臘腸的時候了。美味的臘腸,在露臺上多晾幾天,出出油,口感是不是更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