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藍的栽培,耐寒耐熱,栽培極其容易,來學學技術


羽衣甘藍(又名葉牡丹)羽衣甘藍是十字花科,甘藍屬。二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30~60釐米。葉平滑無毛,呈寬大匙形,且被有白粉,外部葉片呈粉藍綠色,邊緣呈細波狀皺褶,內葉的葉色極為豐富,通常為白、粉紅、紫紅、乳黃、黃綠等顏色。葉柄比較粗壯,且有翼。花葶比較長,有時可高達160釐米。

羽衣甘藍的栽培,耐寒耐熱,栽培極其容易,來學學技術

[習性及繁殖方法]

羽衣甘藍原產於西歐,現我國各地已普遍栽培。喜陽光,喜涼爽,耐寒性較強,極喜肥。種子繁殖。生長期間必須保證充足的肥料才能生長良好。氣溫低,反而葉片更美,且只有經過低溫的羽衣甘藍才能結球良好,於次年4月抽薹開花。種子成熟期為6月。

羽衣甘藍的栽培,耐寒耐熱,栽培極其容易,來學學技術

[栽培及良種繁育]

播種繁殖時,南方一般於秋季8月播於露地苗床,北方一般早春1~4月播種在溫室育苗。由於羽衣甘藍的種子比較小,因此覆土要薄,以蓋沒種子為度。播後及時澆足水,若陽光太強,可用草苫進行覆蓋遮蔭,防止土壤變幹。若表土變白髮幹,要及時澆水。保持溫度在15~20°C,約7天就可以出苗,栽培用地要選擇向陽且排水良好的疏鬆肥沃的壤土地段。播種苗一般在長出4~5片真葉時進行移植,定植前通常進行2~3次移植,南方於11月中下旬進行定植,北方於5月中旬定植。

羽衣甘藍的栽培,耐寒耐熱,栽培極其容易,來學學技術

羽衣甘藍極喜肥,因此在生長期間要多追肥,以保證肥料的供應。若在第一次移植時,對其進行低溫刺激,一般低溫為-1°C ~-2°C,可以防止早熟抽薹。若不想留種,須將剛抽出的花薹及時剪去,以減少生殖生長的營養消耗,可以達到延長觀葉期的目的。若是為了留種,因其易於與其他十字花科的植物間自然雜交,要將其與其他十字花科的植物保持--定 的間隔距離。因花薹太高,極易倒伏,應立支架。生長期間易受蚜蟲危害,要及時噴藥防治。

羽衣甘藍的栽培,耐寒耐熱,栽培極其容易,來學學技術

羽衣甘藍的耐寒性較強,且葉色鮮豔,是南方早春和冬季重要的觀葉植物。亦可作為花壇、花境的佈置材料及盆栽觀賞。

羽衣甘藍的栽培,耐寒耐熱,栽培極其容易,來學學技術




相關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