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草如何進行種植管理?需要注意什麼?
答案
感謝邀請!專注分享農村趣事及三種知識。農村植物萬萬千,但是真正被人們認識利用的卻很少,同時還由於地域及人文的關係,對同種物種,各地存在著認知差異。而我們常見的車前草就是其中一種。
車前草如何進行種植管理?需要注意什麼?
車前草,在筆者家鄉稱為「蛤蟆草」,是最為常見的一種野草,常見於路邊、荒山、林邊以及莊稼地,尤其是莊稼地,讓農民朋友頭疼不已,因其根系紮根較深,且單株草葉子較多,很難清除。偶爾見到老人們採老株回家做藥,稱其為「平車前」,也有部分相親採食其嫩葉當野菜,據說味道還不錯。
蛤蟆草是最為常見的野草,適應能力相當強,在筆者家鄉還有一個很不錯的名字「踩不死的小強」,經常在路邊看到緊挨地面的車前草,不管是人畜踩踏還是車軲轆碾壓,好像對它都沒有太大的影響,依舊活得堅強。那麼規模種植該怎麼管理呢?
【選地】
雖然說車前草對環境要求不高,但是規模種植,想要獲得高產,精細化的管理還是離不開的。疏鬆透氣的土壤環境,是栽植農作物及果樹的最佳土壤環境,車前草也不例外。同時選擇向陽、利於排水的地塊,沙質土最佳。
【播種】
時間通常選擇在2月底至3月,播種前進行翻地,同時施入腐熟農家肥或複合肥,間隔一週後播種最佳。播種方式可以參考土豆播種方法,適宜挖溝播種或條形穴栽,株行距選擇20*30,每穴2-3粒種子,進行淺播,深度3-5公分,然後再種子上面覆土,覆土不宜過厚。播種前一天,將種子用40-50度的溫水浸泡1-3小時然後瀝乾。
【水肥管理】
車前草由於植株小,耗肥量較少,一般在播種時施入底肥後,二次肥料宜在出苗後一個月進行施肥,時間多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追施氮磷鉀複合肥,一是能滿足植株生長,二是能夠改善土壤環境,如果單一使用氮肥,會造成植株瘋長且容易在夏季高溫天氣感染病害。春夏交替時,我國多地屬於雨季,做好排水工作,以免內澇。北方在夏季高溫時需根據土壤含水情況酌情澆水,而南方不用澆水,反而需要放置澇害。
【病蟲害管理】
車前草抗病能力強,野外常見植物無多少病害,而且牲畜不喜食。在規模種植中,主要做好夏季高溫天氣的病害預防及管理,超過32°後,容易產生病害,多出現白粉病,症狀為葉片白色粉末,防治方法可在發病初期用甲基託布津進行噴施。
【採收】
春夏季節,當葉片長至6-7片時,可進行採食,是不錯的野菜,經常食用對身體大有益處。藥效最高是抽穗未開花前,此時適宜採收,洗淨晒乾即可,採收時全株採收,連根拔起,一是全株藥效更加,二是能夠實現輪茬換代,提高車前草的品質,畢竟留根後在冬季有凍傷風險。
不管何種作物,種植中精細化管理才是獲得高產豐產的基礎,隨著人們越來越多的更加深入的瞭解車前草,很多地方已有規模種植。農村花草成百上千,發現其價值需要我們更加的深入瞭解。朋友們,你的家鄉有車前草嗎?都怎麼稱呼的呢?有規模種植嗎?
瞭解更多農村趣事及三農知識,點選關注【下壩毛哥】,帶你一起,知農事、親自然、長知識。喜歡此文的,歡迎收藏、轉發分享,你的點贊是毛哥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