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蕨菜致癌?蕨根粉還能吃嗎?


對於餐館裡的蕨菜和蕨根粉,有人說是純天然野菜,營養豐富,還能清熱解毒,有利健康;有人說會導致胃癌。到底哪個說法對呢?

著名民間科學組織科學松鼠會曾在網際網路上釋出了一篇有關純天然野菜致癌的文章,食品工程學博士雲無心在其所寫的文章中指出,蕨菜並非傳說中的「安全」、「無汙染」和有「抗癌」的作用,而是有著明確的致癌能力。

雲無心翻閱資料發現,其實在一百多年前,人們注意到這種植物能夠造成牛中毒。大量食用蕨(蕨菜是蕨的嫩芽)的牛,最快的會在幾周之後死亡。而吃得不那麼多的,骨髓功能逐漸喪失,從而導致白細胞缺乏、血小板減少,以及急性大出血等等症狀。而吃蕨的羊,則會逐漸失明。

這是因為,蕨菜中有一種叫做「原蕨苷」的物質,它具有毒性,而且可以跟氨基酸反應,也可以破壞遺傳物質DNA。科學實驗發現,原蕨苷在蕨的各個部分都有,而人吃的蕨菜—蕨的幼嫩部分中含量更高!不過,讓人稍微心安的是,新鮮的蕨菜又苦又澀,因此人們一般要把新鮮蕨菜用草木灰或者鹼水處理。而這樣的處理,會大大降低原蕨苷的含量。


中國營養學會理事、第三軍醫大學營養學教授石元剛介紹,蕨菜又名蕨兒菜、龍頭菜、貓爪子、拳頭菜,生長在山區土質溼潤、肥沃、土層較深的向陽坡上。一般春天在各地山坡、荒坡長出,屬於一種多年生野味蔬菜。

「蕨菜、蕨根粉是不是致癌,我記得書上有寫過。」石元剛告訴記者,對於蕨菜、蕨根粉是否致癌,現在還沒有臨床資料可以證明。只不過,它們對於腫瘤細胞而言,具有刺激細胞活性生長的作用。這意味著,蕨菜、蕨根粉多吃有風險。偶爾吃一點對健康無妨,但長期大量食用勢必對身體有影響。

儘管每年春天不少人都有吃野菜的習慣,但站在營養和健康角度,石元剛並不提倡吃野菜。「吃當季種植的蔬菜,才真正談得上善待自己身體。」如果實在要吃,石元剛建議大家,長樹上的野菜不宜吃,不認識的野菜千萬別吃。野菜的生長過程不為人知,有些野菜甚至有微毒,為此建議選擇知根知底的野菜。食用前需浸泡至少2小時,可以在水裡新增食鹽。口感較苦的野菜也不宜多吃,一旦食用過量易損傷脾胃。

所以在食用野菜時千萬要注意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