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趣的「入侵」植物,國外氾濫成災,到中國卻人人都喜歡它


同一種植物,在不同地區的命運可能會不同,就像英國園丁被日本虎杖的白色小花誘惑引「狼」入室,被發現它能夠穿透水泥地,危害建築,在入侵美國、德國、英國後氾濫,沒人喜歡,花63億難以清除。還有美國的高產農作物葛根,花50億都無法消滅。

但是虎杖到了我們國家之後,不但沒有氾濫,還需要大面積的種植,因為它的嫩莖可以食用,根莖是很著名的藥材。在美國橫行霸道的葛根,到了中國卻成了中藥,也被人們大面積種植。當然,不是每一種「入侵」植物到了我們國家都這麼「好運」,就像水葫蘆,水葫蘆的藍色小花清新淡雅惹人愛,葉片綠油油的,看起來蠻可愛的,但它所到之處,野蠻生長,密密麻麻,水面泛綠,要花費好多時間、人力去清理。

最有趣的「入侵」植物,國外氾濫成災,到中國卻人人都喜歡它

還有一種常見的植物,命運比虎杖還悽慘,那就是洋姜,大名叫菊芋,雖然它長得太像姜了,卻沒有一點辣味兒,反而還有一點點甜,口感也特別清脆,因為是外來植物,因此就叫它「洋姜」。洋姜原產於北美,因為洋姜的小黃花成片的時候,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那裡的人都把它當做觀賞植物,但是對於它的塊莖氾濫,卻束手無策。因此,面對洋姜,他們把它也當做了「入侵」植物。

因為,洋姜的花雖然漂亮,但是它的植株可以長得高達一米多,只要有洋姜的地方,其他植物都遮擋的晒不到太陽,而且洋姜的塊莖可以肆意生長,它的抗旱能力特別強,對土壤又不挑剔,只要溫度適宜,它的塊莖由一塊,可以長出若干塊,洋姜的塊莖大肆繁殖,已經威脅到了其他植物的生長。更重要的是,洋姜的種子成熟之後,可以自播,哪怕種子飄落在地面上,也會有新芽長出,如果不及時連根拔起,很快會侵佔周圍的土地。

像洋姜就這樣的「入侵」植物,在我們國家生長,會氾濫嗎?如果說有種入侵的食物,不僅能吃,還畝產5000斤以上,它會在我國氾濫嗎?自然是不可能的。

最有趣的「入侵」植物,國外氾濫成災,到中國卻人人都喜歡它

因為洋姜的抗旱能力特別強,哪怕是沙質土壤、鹽鹼地也可以生長,只要在地裡扔幾塊洋姜,來年就能長出一大片,幾乎可以說是「落地生根」,種下去根本不用管,就能瘋長。據說在疏鬆、肥沃的土壤裡,產量可以高達上萬斤,不過無從考證,但是根據網友提供的資料,產量基本在畝產5000斤-8000斤。老一輩人說,洋姜可是他們那時候的「救命糧」,後來,聯合國官員稱洋姜為「21世紀人畜共用作物」。

因此,洋姜到了中國,不再是觀賞植物,關注點是它的塊莖,它的水分多,澱粉含量低,論飽腹感不如土豆,論味道不如芋頭,但是把它醃成小鹹菜,無論下酒還是配粥,脆嫩爽口又開胃,比鹹菜好吃多了,小時候就在大西北姥姥家吃過醃洋姜,好大一缸,沒事總是拿著啃,清脆中帶著一點點酸(可能鹽少了?),那種味道至今都很懷念,只是很多年都沒有吃到過了。所以洋姜也算是老一輩人的回憶。

最有趣的「入侵」植物,國外氾濫成災,到中國卻人人都喜歡它

後來,有人拿著洋姜去檢測,發現它含有一種叫做菊糖的成分,有甜味兒,但不生糖,糖尿病人都能吃,減肥的人也能吃,剛挖出來的新鮮洋姜被作為天然的降糖食品,有助於改善人體脂肪平衡。

但是,現在卻很少有人種植洋姜了,很多年輕人估計也不知道洋姜是啥東西,為啥現在都沒有種了?不值得種嗎?當然不是,主要還是因為洋姜只要在地裡種一次,就很難把它清理乾淨了,即便你把塊莖挖的一個不剩,它的種子你管不住啊,不管「飛」到哪裡,都能發芽生根,這樣就沒辦法種植其他農作物了。

而且洋姜的產量高,這就導致它的價格低,利潤小,所以很少有農民願意種它了,它的身價卻起來了,一斤幾塊到十幾塊不等,就這還難買得到。

最有趣的「入侵」植物,國外氾濫成災,到中國卻人人都喜歡它

一份醃洋姜能勾起多少人的回憶?在你們農村老家,現在還有人種植洋姜嗎?

相關搜尋

這「三」植物容易「氾濫成災」
容易氾濫成災的「三植物」
印度「覬覦」我國水生植物
3種最悲催的「入侵」植物
沾土就氾濫的「入侵植物」
植物,「入侵」美國後氾濫
它被譽為「最美入侵植物」
五種易「氾濫」的觀賞植物
南美「劇毒」植物入侵我國
多肉植物如何防蟲治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