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為什麼這麼說呢?冬至吃什麼好?


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一般在12月21號到23號交節,今年的冬至是在12月21號,也就是明天。冬至是古代最早的節氣,24節氣中的其他節氣,都是根據冬至推算出來的,因此冬至節氣顯得特別重要。在容姐所在的河北石家莊晉州這裡,有這樣一句話「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為什麼這麼說呢?冬至有吃什麼好呢?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為什麼這麼說呢?冬至吃什麼好?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都知道,夏至是一年中最長的一天,夏至過後,天會一天比一天短,因此,在民間有一種說法,叫做「吃了夏至飯,一天短一線」。那夏至以後,天越來越短,短到什麼時候就不再短了?一般來說,天短到冬至,因此冬至就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後,天氣越來越長,然後長到夏至,夏至成為最長的一天,之後又會周而復始。在古代人們沒有沒有鐘錶的時候,都是利用夏至過後一天短一線,冬至過後一天長一線的演算法,來計算時間的。

還有在古代的時候,人們認為冬至是最短的一天,是最陰的一天,冬至之後一天比一天長,也就覺得冬至過後,是陽氣萌發的時候。可是在容姐這裡,冬至才是數九的開始,也就是說,冬至過後,天氣會寒冷的,特別厲害,需要過三九四九之後,天氣才會變得溫暖。因此在冬至補充一些營養,在以後天氣越來越冷的日子裡,更好地過冬。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為什麼這麼說呢?冬至吃什麼好?


冬至吃什麼好?

北方餃子

在容姐這裡,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說法,為什麼冬至吃餃子呢?這是因為容姐這裡還有一種說法,叫做「不吃餃子,凍掉耳朵」的說法。

這種說法是來源於張仲景,因為張仲景看到很多人們耳朵都凍了,因此就和徒弟們把羊肉做餡兒,然後用麵皮包裹好,作成「餃耳」的樣子,給人們吃,因為羊肉是發暖的,很多人吃後耳朵好了,因此也就有了冬至吃餃耳的說法。這也就是餃子最初的原型,然後演變成為今天的餃子。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為什麼這麼說呢?冬至吃什麼好?


現在每到冬至的時候,人們再忙也會包上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即便是餡料不是羊肉,也會是熱騰騰的,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碗,會讓人感覺暖暖的,很幸福。因此在容姐這裡,還有「好吃不過餃子」的說法。明天就是冬至了,你家準備吃餃子了嗎?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為什麼這麼說呢?冬至吃什麼好?


南方吃湯圓

南北地域不同,因此在吃東西的時候也有很多的不同,比如南方春節都是吃湯圓,而北方是吃餃子。同樣的道理,到冬至的時候,南方人也會吃一些湯圓。吃湯圓也會發暖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湯圓是用糯米做的,而且餡料會包裹一些紅豆,本身糯米紅豆就是滋補身體,吃後讓人感覺很溫暖很美好的樣子。湯圓有和和美美,團團圓圓的美好寓意,因此很受南方人喜愛。現在可以說,北方很多人也會喜愛湯圓的。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為什麼這麼說呢?冬至吃什麼好?


除了北方的餃子,有些人還會在冬至這天涮羊肉,因為羊肉是發暖的,可以讓人身體感覺暖暖的,很適合冬季吃。而南方除了一些地方吃湯圓,還有的地方吃糯米餜,糯米做成的皮兒,裡面包裹紅小豆或是肉餡之類的。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為什麼這麼說呢?冬至吃什麼好?


結語

「吃了冬至飯,一天長一線」,意思就是說冬至是最短的一天,吃過冬至飯以後,天會越來越長。只是冬至並不是最冷的一天,冬至過後還要冷上一段時間,等到立春過後,天氣就會變得越來越溫暖了。冬至的時候,北方的餃子,南方的湯圓,都是很多家庭都會吃的,明天就是冬至了,你家準備吃什麼呢?

相關搜尋

「少澆少晒」才有一線生機
分分鐘讓植物命懸一線!
富貴竹7天長出大白根!
買回來的天竺葵沖天長
15天長出新芽成盆栽
冬至前後養這兩種花
10天長出大白根!
30天長出4片新葉
放土裡6天長根系!
9天長根、開花滿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