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料丁香真的分公母嗎?叫「丁香」的很多,你指的是哪一種?
我們熟知的丁香一種是觀賞性的丁香,一種是作為香料的丁香。當然,其實還有很多人認為觀賞的丁香就是用作香料的丁香。
有人說,不管是觀賞的丁香還是香料中藥裡的丁香,丁香是花總沒有錯吧?其實,還真不一定。叫丁香的很多,看你指的是哪一種了。
香料、中藥裡的丁香
作香料、中藥的丁香,屬於桃金娘科蒲桃屬,它有很多別稱,比如丁子香,雄丁香。既可作為烹飪香料,又是一味中藥。
作為香料,丁香香味濃,有點麻,穿透力強。此外,因為獨特的香味,丁香還用來做香菸新增劑、焚香的新增劑、製茶等。
丁香在中藥裡,味辛性溫,入脾、胃、肺、腎經。可溫中降逆,補腎助陽。

公丁香、母丁香,丁香也有雌雄之分?
中藥裡,很多時候會看到「公丁香」,公丁香和丁香什麼關係呢?其實就是我們上面說的中藥裡的丁香。既然有公丁香,是不是就應該有母丁香?答案是肯定的。
一般提及「公母」會讓人覺得花有雌雄之分。而丁香是兩性花,一朵花上同時有雄蕊和雌蕊。單性花才會有雄花和雌花,比如銀杏為雌雄異株植物。那我們說的公丁香和母丁香指的是什麼呢?
公丁香是桃金娘科丁香的乾燥花蕾。在花蕾開始呈白色,逐漸變綠色,最後呈鮮紅色時採收晒乾而成。母丁香則是丁香的乾燥成熟果實。母丁香味辛性溫,可溫中散寒,不過母丁香藥力較弱,功效較差,應用方面與公丁香相似。
總結一下,公丁香是乾燥的花蕾,而母丁香是晒乾的果實,是部位的區分不是雌雄的差別。

香料中藥丁香需要注意什麼?
中藥配伍裡有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說的是兩種藥物同用會發生劇烈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十九畏」則是兩種藥物同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或副作用。十九畏中有一畏便是「丁香莫與鬱金見」,兩者一般不搭配使用。不過,也不是絕對的不可以一起用。有時候合用會達到一些特殊的效果,這就需要使用者有深厚的中醫藥學功底了。
這裡需要提起注意的是,用藥方面一般會注意。但是在燉料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鬱金」與丁香不小心湊在一起的情況。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你可能知道咖哩中的薑黃,但也許沒有見識過薑黃的朋友圈中有區分過:中藥鬱金為姜科植物溫鬱金、薑黃、廣西莪術或蓬莪術的乾燥塊根。也就是說植物溫鬱金、薑黃、廣西莪術、蓬莪術都可作為中藥鬱金的來源。如果這個塊根來自於植物薑黃,那麼這個就是我們說的「黃絲鬱金」,而植物薑黃的根莖(注意與上面的「塊根」區分)才是中藥裡的「薑黃」,也就是咖哩中的主要組成。
如果以為植物薑黃就是中藥裡的薑黃而恰巧用的是植物薑黃的塊根,那其實用的是中藥鬱金。

龐大的「丁香」家族
開篇時講到其實丁香說起來也是一個蠻龐大的家族,倒未必都有「親緣」關係,主要是大家名字裡都有個「丁香」。
先來說說我們常看到的用來觀賞的丁香,一般也叫「丁香花」,學名為歐丁香,又稱「紫丁香」,屬木犀科丁香屬。中藥裡也有紫丁香,只不過不是花蕾,而是木犀科植物紫丁香的葉和樹皮味苦性寒,歸經入胃、肝、膽三經,有清熱解毒,利溼退黃的功效。與香料丁香沒有直接關係。
野丁香,木犀科植物花葉丁香的花蕾,依舊和香料丁香沒太大關係,性溫味辛,歸胃經,功效:溫胃散寒,降逆止嘔;小丁香,遠志科植物小遠志的全草,可清熱解毒,祛風止痛;藏丁香,為茜草科植物石丁香的全株或根,有強筋壯骨,利溼消腫的功效;白丁香,雀形目文鳥科樹麻雀,以糞便入藥,可化積消翳。滇丁香,茜草科植物滇丁香或馥郁滇丁香的花、果,味辛性溫,可止咳化痰;關東丁香,為木犀科植物關東巧玲花的葉,可清熱解毒、利溼退黃。

口含丁香在古代是一種禮儀
母丁香,古代又叫「雞舌香」,《齊民要術》有云:「雞舌香,世以其似丁子,故一名丁子香。」《本草拾遺》記載:「雞舌香和丁香同種,花實叢生,其中心最大者為雞舌香乃母丁香也」。簡單地說,雞舌香就是母丁香。
相傳東漢恆帝年間,有個老臣叫刁存,口氣比較重。每次奏事,皇帝苦於被他的口氣「折磨」,直至忍無可忍,便賜了個東西給他,讓他含到嘴裡。刁存不知是什麼,以為是皇帝賜死的毒藥,不敢下嚥又覺得味辛刺口。退朝後,匆忙回家與家人訣別時恰巧有同僚來訪,發現原來皇帝賜的是名貴的「雞舌香」,此時刁存口氣已去。此後,官員面見皇帝口含雞舌香便成為一種禮儀。
這個場景不禁聯想起《長安十二時辰》裡面見面遞薄荷葉的場景,薄荷葉也有清新口氣的效果。

分享養生知識、探討健康哲學、共享輕悅人生,歡迎點贊關注回看往期文章。^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