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番蓮高產種植技術,做好這4個要點管理,確保西番蓮的增產增收


西番蓮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味道受人們歡迎,市場需求量很大。西番蓮種植的經濟效益與種植前景都十分良好,與之相應的種植技術也需加以提升。本文結合雲南的實際情況,對山地種植西番蓮的關鍵技術進行了介紹。

西番蓮高產種植技術,做好這4個要點管理,確保西番蓮的增產增收

1. 西番蓮果園建立

西番蓮耐熱,對於土地質量的要求較低。在雲南的山地進行西番蓮種植時,果園的選址應儘量在土層較深厚的區域,這種地形有利於後期灌溉工作的進行。選址具體條件為種植地應背風向陽,山坡地坡度應小於三十度。在種植帶的外緣還應建築小埂來降低雨水對土地的沖刷影響,減少種植地域的水土流失現象。內緣則應挖掘排水溝,規劃排水系統與果園內的道路。

雲南山地種植西番蓮,因其土壤與地勢特點,山坡處的種植密度可適當提高,有利於提早收益、增加產量。具體的實行方式可採取第一年高密度種植,第二年減少一半的西番蓮植株,並控制好植株的行間距。在西番蓮的種植穴挖掘工作完成後,應進行一定時間的晾晒,再回填。回填過程中應保障種植穴高度在地表的二十至三十釐米,表土都已施加肥料。回填工作完成後,兩個月之後再進行西番蓮的正式種植。

西番蓮高產種植技術,做好這4個要點管理,確保西番蓮的增產增收

理論上西番蓮在雲南的種植能在四個季節中的任何一個時間點進行,但實踐表明,每年三月的種植效果最好。在種植時間上的定值上,應選取雨前或雨後的晴朗天氣,種植時應在種植穴挖掘二十釐米深的洞,將西番蓮樹苗理順根鬚後,保持主根垂直,放置於挖掘好的小洞中,再分層回填。種植完成後需定期澆灌定根水,使土壤一直保持溼潤,直至西番蓮樹苗成活。

西番蓮作為蔓藤作物,需依賴棚架才能正常生長。西番蓮所需藤架大多為平頂架,高度應為2m左右,在搭建時利用當地現有資源進行建造,能夠節省資金。

西番蓮高產種植技術,做好這4個要點管理,確保西番蓮的增產增收

2. 西番蓮苗木培養

西番蓮繁殖工作上,利用種子、壓條、扦插、嫁接等方式都是西番蓮繁殖工作。本文結合雲南實際西番蓮種植產業情況,主要對種子繁殖的技術進行分析。

西番蓮成熟果的種子需放入60~70度的溫水中浸泡一至兩天,去掉種子膠質,並將其種植於苗床上。種子播種季節應儘量在二、三月及八到十月間,並注重遮陰工作。在幼苗長出兩片真葉後,應對其進行定期噴藥。在苗木有八片真葉後即可移栽入大田。在小苗定型上架上,應先對主蔓上的瘦弱枝蔓進行修建,保留兩至三根粗壯的主蔓,並利用竹木條來引導主蔓上架,再使其能緊密纏繞棚架進行定向生長。

西番蓮高產種植技術,做好這4個要點管理,確保西番蓮的增產增收

3. 西番蓮種植的管理技術

3.1 對西番蓮苗木的施肥工作。西番蓮在定根十五天左右會有新根生長,此時可利用稀釋過的尿素進行淋施。西番蓮苗木對氮和鉀的需求量偏大,應保障及時進行過磷礦酸鈣與氯化鉀及農家肥的施肥工作,在開花結果期間保障每月的複合肥料的施用。在施肥期間,應結合西番蓮苗木的生長情況,及當地天氣來進行施肥時間、施肥方式與肥料用量的確定工作,做到少量多次,並避免將肥料直接置於植株旁,根莖肥傷會造成西番蓮的莖基腐病。

3.2 西番蓮的水分管理。土壤積水與乾旱都嚴重影響西番蓮的生長,水分是西番蓮產量的影響因素之一。乾旱會導致西番蓮缺水,莖幹會變細,葉片變色脫落,造成西番蓮減產。積水則會使西番蓮爛根,降低苗木成活數量。應保障種植土壤的溼潤,在旱季應及時灌溉。西番蓮的根系較淺,應在雨季加強排水系統建設,重視排水工作,避免積水浸澇。

西番蓮高產種植技術,做好這4個要點管理,確保西番蓮的增產增收

3.3西番蓮的整形修剪。在西番蓮幼苗定植生長後,應及時對植株的腋芽進行修建,來促進主蔓的成長。主蔓在生長至五十釐米左右時,應引導主蔓上架。主蔓長度為八十釐米時進行打頂,保留兩個側蔓作為第二級分枝。二級分枝長至六十釐米時,應再次進行修建,建立第三極分枝,並將三級分枝作為主蔓向不同的方向引導,保障各個枝蔓分佈均勻。西番蓮如分枝較多,則應加強修剪,使種植區內有一定的透光度,保障粗壯枝條的營養集中。

西番蓮苗木成年後,應注意避免重剪,防止修剪工作對主蔓產生傷害。在西番蓮採摘後就能夠進行成年樹的修建工作,修建中應在其各個側蔓上保留幾節短截,保障各個側蔓能夠生長新的側蔓。在每年的七、八月需加強對成年樹病弱枝條的修剪,剪掉垂直地面超過三十釐米的枝條,提高西番蓮樹對陽光的吸收效率,增加通風效果。在西番蓮最後一批果實採摘後,將西番蓮樹修剪至保留三片左右的葉子的程度即可。

西番蓮高產種植技術,做好這4個要點管理,確保西番蓮的增產增收

3.4防治病蟲害。西番蓮的主要病害種類為莖基腐病、斑枯病等。莖基腐病的防治應利用百分之七十的甲基託布津可溼粉劑的稀釋液塗抹莖基。西番蓮主要蟲害為蚜蟲、紅蜘蛛果蠅等。吡蟲啉能夠防治蚜蟲,敵百蟲來防治果蠅。

4. 西番蓮果實的採收、貯藏

當果實顏色為暗紅色或深紫色時,即表明果實成熟,能夠進行採收工作。西番蓮果實有自落現象,在果實成熟後應加強巡視果園的頻率,及時在地面上進行果實的收集,避免果實受傷腐爛。西番蓮果實採收後,應置於通風陰涼處,晾乾表面水分,再將其包裝冷藏。

西番蓮高產種植技術,做好這4個要點管理,確保西番蓮的增產增收

結束語

西番蓮種植因其見效較快,投資較少,已成為一項有高收益的農業致富專案。當下西番蓮在雲南山地地形中種植還有需加以改進的地方,應對西番蓮的種植技術進行研究,做好果園選址工作,保障西番蓮果苗的生長順利,調整種植結構,加強對西番蓮的水分管理,提高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此提升西番蓮果實質量,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加快人民經濟的發展。

相關搜尋

調理土壤、提質增產顯著!
(內附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開花結果多、提質又增產
芋頭高產栽培技術要點?
實現100%增產的祕訣
需要掌握哪些技術要點?
韭黃是怎麼種植出來的?
果汁之王西番蓮的栽培
這些施肥技術趕緊學學
芹菜冬季栽培技術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