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抗寒能力強的蔬菜有哪些?


在我們膠東農村當地,家家戶戶習慣於吃自家種的蔬菜,小菜園的每一寸土地總是精打細算,各種露天蔬菜輪茬耕作,即使在冬季也不捨得閒置,會種植一些抗寒能力強的蔬菜,等待來年春天百草返青的時候,就可以吃上新鮮的蔬菜。


這些抗寒能力強的蔬菜,都有哪些品種呢?

一、大白菜

「立冬蘿蔔小雪菜」這句農村諺語,連我們當地小孩子,也能誦讀的朗朗上口。說的是立冬節氣是收割地裡的青蘿蔔,而小雪節氣就是大白菜的收穫季節了。

我們當地的大白菜收穫後,留出幾棵家裡食用的,其餘的會在菜地裡直接挖菜窖子存放,先是頭朝上根朝下在菜窖子擺放,讓陽光晾晒幾天,遇到雨雪,覆蓋遮擋,直到大雪節氣或者立冬,才會覆土完全填蓋嚴實。第二年春天凍土層化開的時候取出,低溫儲藏,味道鮮美,和在地裡生長的新鮮大白菜一個味道。

二、韭菜

韭菜可以說是老百姓菜籃子裡的常青菜,包餃子、包包子、開湯、炒菜均是不錯的原材料。深秋百草衰敗荒草連天的時候,露天韭菜可以蒙上小拱棚繼續生長,再多吃上一茬、兩茬的不成問題。

第二年的初春,韭菜最先鑽出芽尖,這時劃鋤掉枯葉,引水灌溉,頭茬韭菜的鮮美是有目共睹的,市場上也會賣出好價格。經過冬季的低溫,第二年返青後的韭菜根部,呈現淡紫色,人們也常稱為紫根韭菜。市場上菜販子常吆喝的「頭刀韭菜」和「紫根韭菜」,都是指的是春季的頭茬韭菜。

三、菠菜

菠菜是我們當地農村較為接地氣的品種,在越冬前的10月中旬或者11月上旬播種下地,近幾年的膠東農村暖冬現象明顯,頭年冬天就可以撿大些的菠菜苗間著吃。或者冬季的農村,柴火燒的大鍋熬地瓜粥,新增的花生、黃豆等下鍋後,最後放上幾棵菠菜苗,可以說是畫龍點晴,甘甜的地瓜香味,再加上嫩綠的菠菜,讓人喝了一碗又一碗。

第二年春天氣溫上升,貓冬的菠菜會快速恢復生長,經過霜打雪藏,味道反而更好。涼拌、清炒、開湯、火鍋都是不錯的原材料。誰家裡有紅白喜事,菠菜焯水,加上辣椒油涼拌,這一道菜總是吃得盆幹碗淨,讓人意猶未盡啊。

四、洋蔥

洋蔥在我們當地農村的種植,主要是食用洋蔥苗。而大個的洋蔥頭,多是在集市上購買。每袋十斤的網扣袋,從七八塊錢到十幾塊錢的價格也不貴。農戶頭年深秋的小鱗球播種下地時,也可蒙上透明塑料薄膜,蓄水保墒,提高地溫,效果明顯。第二年春天和沒蒙膜的露天洋蔥對比,高出一大截。

洋蔥苗長高後,直接間苗食用,時間長了氣溫升高,容易抽苔開花。我們當地農村主要是以生吃為主,洗淨蘸醬,味道辛辣下飯。

五、大蒜

大蒜是農戶居家過日子的必備,在每年的秋分節氣栽種下地,經過一個冬天的低溫分化,第二年春天繼續生長。沒結蒜頭前可以間苗洗淨生吃,抽出蒜薹後,蒜薹炒肉,這是一道妥妥的美食。每年的端午節前後收穫,大蒜秸稈辮成辮子,掛在屋檐下自然通風晾乾。

食用的時候揪下一頭大蒜,搗成蒜泥,直接涼拌菜。或者炒菜的時候用來爆鍋,油潑魚也是用大蒜來除腥。剛收穫的大蒜,用來醃製糖醋蒜,酸甜可口蒜味十足。臘八節的臘八蒜,是用來正月待客的,也是一道別致的小菜。

總之,在我們當地農村,即使嚴寒的冬季,小菜園裡的洋蔥、大蒜、菠菜、韭菜、大白菜等等,各種抗寒能力強的蔬菜,也是安排得滿滿當當。老百姓居家過日子,精打細算才能細水長流,老俗語說得好:吃不窮,穿不窮,打算不到一輩窮,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我是家在南鄉,喜歡和您嘮嘮關於農村的點點滴滴,記得點贊、關注和轉發,讓我們共同學習一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