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是最常見的野菜,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還能長成馬齒莧樹



這種常見的野菜,現在被養成老樁,葉片小巧顏值高,勤修剪就可以

在小花小的時候,最喜歡的一種植物叫做馬齒莧。那時候並不知道它真正的名字,只是跟著大人叫做野菜或者野草。春天的時候在原本貧瘠的土地上,馬齒莧就莫名其妙的生長了出來,它們似乎並不需要種子,頑強的生命力讓人很是驚訝。

馬齒莧是最常見的野菜,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還能長成馬齒莧樹

後來翻閱資料才知道它的名字叫做馬齒莧,對它有了重新的認識。觀察會發現與我們經常種植的多肉植物似乎有神似的地方。又短又粗的枝條邊上密密麻麻的長著圓形的葉子,葉子的形狀像是水滴。別看葉子的形狀小,但是每一片都很厚實。

馬齒莧是最常見的野菜,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還能長成馬齒莧樹

每次說到馬齒莧,小花都不自覺的流了口水,它是一種非常好吃的植物。小花的爺爺在每年春天的時候都會挑選一些長得比較嫩的馬齒莧,然後採摘回來之後通過開水蒸煮,將它裡面的水分蒸發出來,然後放在太陽底下暴晒。這是一種最傳統的儲存方式,當植物的表面水分蒸發乾淨之後,它紅褐色的表皮就暴露了出來,然後放在密封的塑料袋裡面儲存。

馬齒莧是最常見的野菜,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還能長成馬齒莧樹

野外生長的馬齒莧都是匍匐在地皮的表面生長,當小花要說馬齒莧樹的時候很多朋友一定會大吃一驚。它只是一種野草,難道會長成一棵樹嗎?似乎有點不切實際。但的確是有馬齒莧樹的存在,它是一種老樁型別的植物。

馬齒莧是最常見的野菜,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還能長成馬齒莧樹

在土壤裡有很粗壯的枝幹,雖然個頭不高但是卻很有韌性。枝幹的上方與馬齒莧的植物外觀基本相同,但是枝幹的硬度就很高。其實所謂的馬齒莧樹都是通過它最先生長出來的枝條再次培育出來的。

馬齒莧是最常見的野菜,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還能長成馬齒莧樹

先將馬齒莧的枝條剪下下來,挑選的時候主要以枝幹粗壯為主,然後放在通風的地方晾乾。剪下下來的枝條傷口處風乾癒合,這樣它裡面的汁水就不會流出來。

馬齒莧是最常見的野菜,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還能長成馬齒莧樹

準備富含營養的土壤,將它的枝條直直地插進土裡。澆上水大概一個星期之後在剪下的地方就有白色的根鬚生長出來。這些根鬚直直地向土壤深處生長,上面的枝條會越長越旺盛,又會分叉出很多小的枝條。雖然生長的很茂盛,但是離我們所說的老樁卻有很大的差別。要形成老樁關鍵是要將所有的營養全部沉浸在植物的根部。

馬齒莧是最常見的野菜,掌握正確的種植方法,還能長成馬齒莧樹

在溫度和營養適宜的情況下,它的枝條會生長得很旺盛,不斷的向四周伸展。部分的枝條受到重力的影響向下垂落,同時還會保持向上生長的姿態。所以很多枝幹呈現彎曲的狀態,由於上方的枝條變得越來越重,枝幹還沒有完全成熟,需要在植物的根部綁上一根竹竿,然後將整個枝幹支撐起來。

相關搜尋

春日裡獨有的美味——野菜!
春天正是吃野菜的季節!
陽春三月都有哪些野菜?
還有什麼野菜可以挖呢?
我們常吃的有什麼野菜?
農村小麥田都有啥野菜?
有哪些常見的自然美味?
有哪些好吃健康的野菜?
有哪些可以吃的野菜呢?
春季可以吃哪些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