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omo植物識別

米米蒿是春天地裡的野菜,小麥地裡經常有,怎樣蒸著吃?


米米蒿確實是生長在麥地裡,只要轉過年來,如果再下場小雨,那麼麥地裡的米米蒿就會瘋長。只不過我們這裡不叫米米蒿,因為是生長在麥地裡,所以我們膠東這裡叫做麥蒿。因為北方的農村幾乎家家都種有小麥,所以其實在正月裡,勤快點的農民們就會到麥地裡鋤地,為的就是把這些麥蒿鋤掉。如果正月不去鋤地的話,那麼幾天以後天氣轉暖,地裡的麥蒿很快就會長滿地。

天氣乾旱了,或許小麥會受到影響,但是這些野麥蒿,幾乎不會受到影響,照樣生長旺盛。我們北方人會趁著早春麥蒿尚嫩的時候,去麥地裡挖了回家。這個時候小麥地裡的麥蒿很多,除了麥子以外就是麥蒿了,沒有什麼別的野菜,所以很快就會挖滿了籃子。這個時節的麥蒿跟薺菜不同的是,薺菜摘洗的時候很麻煩,有很多枯黃的葉子,而麥蒿沒有枯葉,一整棵菜都是綠色的,摘洗起來很簡單。

北方人都知道,麥蒿最好吃的做法就是包包子。首先將挖回家的麥蒿摘洗乾淨,然後再用開水焯一遍,接下來再用涼水浸泡,大約浸泡半天的時間就可以,在這半天內,最好換水3~4次。包包子之前,把浸泡過的麥蒿瀝乾水分,再切細。因為我們家比較喜歡吃素餡兒的包子,所以我會在麥蒿里面,除了放蔥姜和正常的調味品以外,還要加放油爆豆腐乾,還有開水燙過再切碎的粉條。不知道南方人有沒有吃過這素餡兒的麥蒿包子,那真的是我們北方的一絕。如果不喜歡吃素餡兒包子的朋友,也可以切了五花肉放在裡面。總之不管是素餡兒的還是放了肉的麥蒿包子,在春天裡,這都是最美味最有特色的農家飯。



麥蒿還有第二種吃法,就是做菜糰子。做法也是要先把麥蒿水焯一遍,然後浸泡一下。不同的是,做菜糰子的時候,可以在麥蒿里面再加上白菜和別的蔬菜,然後再往裡面加上一點兒適量白麵、油鹽和其它佐料,一起攪拌均勻之後,最後握成一個個的菜糰子,上鍋蒸出來就可以了。

或許有的人擔心生長在小麥地裡會不會有農藥,那我告訴大家,一個冬天那麼冷,根本沒有蟲子生長的空間,現在這個時候北方的小麥剛剛返青,還沒有到打農藥的時候,所以大家不必擔心。想吃麥蒿包子和菜糰子的朋友,趕快約起來去麥地裡挖吧。春光轉瞬即逝,幾天之後麥蒿就沒有這麼鮮嫩了。